关于解读的诗词[宋代](290首)

1 《读书四首》 宋·曾几

童子区区攻一艺,老生汲汲事三馀。
偶然领会忘言处,只有渊明解读书。

2 《巫山》 宋·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3 《秋懹》 宋·陆游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4 《山村经行因施药》 宋·陆游

逆旅人家近野桥,偶因秣蹇暂消摇。
村翁不解读本草,争就先生辨药苗。

5 《独立》 宋·方岳

村夫子挟兔园册,教得黄鹂解读书。
能记蒙求中一句,百般娇姹可怜渠。

6 《到官三岁四首》 宋·宋祁

塞下静无事,军中奚告劳。
青山侧身远,白日举头高。
作奏閒双笔,流年耗二毛。
惟应不能饮,元解读离骚。

7 《谢钱掾》 宋·晁说之

论思献纳方自代,海舶鮹人岂识渠。
长啸清风含雪语,怜侬不解读新书。

8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宋·刘克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重阳节饮酒抒怀思乡

9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宋·章谦亨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10 《读书要三到》 宋·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学习哲理

11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12 《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宋·吴充

雪销鳷鹊御沟融,燕见殊恩缀上公。
昼日乍惊三接宠,正风获听二南终。
解颐共仰天颜喜,墙面裁容圣域通。
午漏渐长知禹锡,侍臣何术补尧聪。

13 《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 宋·袁甫

浮云擘破月华明,怎得浮云不再生。
几度月明云机擘,全无云翳月全清。
后生欲解凭谁问,先觉虽知肯尽明。
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

14 《登科后解嘲》 宋·詹文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15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
谁谓黄门妻,到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余悔。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16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17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 宋·苏轼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18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 宋·苏轼

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従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诗前原有苏辙原诗,今删。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19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宋·戴复古

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
屠沽思报国,樵牧解谈王。
能转祸为福,毋令圣作狂。
草茅垂白叟,尚拟见时康。

20 《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 宋·戴复古

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
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
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
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

* 关于解读的诗词 描写解读的诗词 带有解读的诗词 包含解读的古诗词[宋代](2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