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取的诗词[宋代](486首)

121 《如占城经吴川极浦亭》 宋·陈宜中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
有路可通环屿外,无山堪并首阳巅。
溪云起处潮初长,夜月高时人未眠。
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圆。

122 《见山楼下植梅百本九月见花》 宋·董居谊

手种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
孤根奈久不忘旧,疎蕊逢秋已献新。
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却相亲。
年年记取栽培力,为送幽香入梦频。

123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万山壁立土硗瘠。
百分地无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剑脊。
一亩之地高复低,节节级级如横梯。
畈心一畦可一亩,边旁一亩分数畦。

124 《送友之石龙》 宋·林景英

一杯渭酒劝诗豪,杨柳西风拂去袍。
行路正当金虎壮,登云不惮石龙高。
水悬岩白惊残雪,日漾溪红认落桃。
记取奚囊新句得,月三四幅寄东皋。

125 《压书石鱼》 宋·邵清甫

凿石镌成一对鱼,风流未数玉蟾蜍。
化时换上腰金袋,记取灯窗压尽书。

126 《别赵莘老》 宋·释惠琏

十里青山照眼,一篷疏雨催诗。
记取江边作别,烟村梅子黄时。

127 《香山刻石》 宋·王厚之

山琢青瑶水染蓝,莺声促我醉双柑。
十年准备抽身去,记取镌诗在石龛。

128 《题顺宁壁》 宋·王遂

宿草初生木未阴,自栽松柏待成林。
后来剪伐应无忍,记取当时怵惕心。

129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宋·徐端

出门归隐计无成,舟泊菰来膠断冰。
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130 《教子诗》 宋·余良弼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
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131 《施岩》 宋·周坦

人烟断处逢仙迹,草木深时听鸟悲。
记取画工描一幅,出山长若在山时。

132 《再和》 宋·苏轼

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飘彩胜,几人黄壤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133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 宋·苏轼

日上气暾江,雪晴光眩野。
记取到家时,锄耰吾正把。

134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宋·苏轼

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135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宋·苏轼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136 《孔周翰尝令仙源中秋以事留东武时陈君荣右王》 宋·苏轼

超然台闻周翰乞此郡客有诵其诗者乃次其韵二篇以为他日一笑?此诗一题“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而以现题为引。
底本原收孔诗,今删。
?坏壁题诗已五年,故人风物两依然。
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137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宋·苏轼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138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宋·苏轼

索漠齐安郡,従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139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宋·苏轼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140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宋·苏轼

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镊霜须。

* 关于记取的诗词 描写记取的诗词 带有记取的诗词 包含记取的古诗词[宋代](4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