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性的诗词[宋代](80首)
62
《中和节》 宋·林景熙
柳下一瓢酒,湖风散积阴。
晴舒生物命,春酌化工心。
莺语调寒燠,花妆定浅深。
悠然情性会,宇宙入孤吟。
65
《晓坐》 宋·释文珦
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
他山已击钟,独树初啼鸟。
四体既调柔,众境亦深窈。
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
任性无外求,一静万缘了。
何事尘中人,百年徒扰扰。
67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边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68
《达理歌》 宋·释印肃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69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
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
魏自而良,橘陈而令。
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满虚空身识起来之缘性。
71
《邀肇庆府卓司法》 宋·曾丰
吾性太率故多可,吾调太僻故寡和。
门前蒲屦率所招,榻上尘生僻之过。
生平交际二者间,燕处官居长若个。
斗升新幸饱自聊,朱墨素慵闲亦颇。
72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74
《缘识》 宋·宋太宗
妙手弹琴无向束,知之修炼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归,弦头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扬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瞩。
法於天,象於地,
76
《代书寄赵宏》 宋·曾巩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
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
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77
《峡中赋百韵》 宋·李流谦
振奇欲何夸,颇疑造物者。
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坏冶。
疏凿著夏书,固自人力假。
* 关于调性的诗词 描写调性的诗词 带有调性的诗词 包含调性的古诗词[宋代](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