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赊的诗词[宋代](688首)

101 《夜游漓江上》 宋·李昇之

漓江开遍四时花,游览都忘屐齿
风景虽宜秋向老,关山无奈客思家。
漏传楼上三通鼓,水落滩头几尺沙。
京国未归乡信断,阵鸿何处贴云斜。

102 《赵明叔太博未识醉眠亭先贶佳篇》 宋·李行中

要认荒亭路不,浦西桥北对渔家。
窗嫌日曝新栽竹,蔬占畦长未种花。
壁上客来堆醉墨,篱根潮过积寒沙。
被人误号陶潜宅,也学门前五柳遮。

103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李中师

山藩宠进白云司,台札仍欣得告归。
苏子佩虎钮,腰龟緺,列城旗鼓随高牙,兰亭一水近馆娃。
乃今衣绣先过家,秋风从此生蒹葭。

104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宋·梁鼎

谈空玉殿君恩厚,归兴兰舟泽国
禅室冷思沧海雪,吟楼晴忆赤城霞。
经吴屐滑当梅雨,到寺衣香近桂花。
深愧尘缨未能去,石桥前瀑共尝茶。

105 《题东流菊江亭》 宋·廖冔

陶公非是爱黄花,花与陶公本一家。
懒向春风竞颜色,自甘秋露缀英华。
宁知发早还先萎,到底开迟反耐
物理细推元不异,衔杯何惜月西斜。

106 《题戴溪亭》 宋·林东

溪亭故事几年华,来值秋霖眺望
云障山峦多少处,雨埋烟火两三家。
水肥去马行高阪,汀没閒鸥上浅沙。
谁是子猷谁是戴,小船杯酒兴无涯。

107 《丹霞屿》 宋·林宗臣

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
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

108 《丁家山访李璨》 宋·凌策

江表遥思岁月,幽寻胜迹对繁华。
池塘潋滟凌朱阁,树木参差翳彩霞。
玉斝满倾千日酒,画栏常胜四时花。
当年刘阮应惆怅,不识桃源第一家。

109 《访唐令狐公墓》 宋·令狐寿域

闻说水东寺,旧有丞相家。
小舟呼野渡,瘦马入梅花。
龛像威容古,岩镌岁月
子孙今替落,相顾复咨嗟。

110 《寿胡运使》 宋·刘阆风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111 《癸卯十月同林子宜拜扫先师乐轩墓因和南谷寺》 宋·刘翼

秋风飒飒已华颠,男女犹嫁娶钱。
问道西轩空有梦,繙经南谷恐无缘。
登坟荐酒徒为尔,对佛拈花亦偶然。
回首白云无叫处,青山长在泪痕边。

112 《题陈岩庵寄诸兄弟》 宋·吕声之

地接丹丘姥岭,山盘曲折状如蛇。
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
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
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

113 《康仙祠》 宋·释宝玄

南望青山十里,五云深处问琵琶。
从知天子封侯庙,原是神仙卖药家。

114 《臞庵》 宋·释道举

溪南溪北绕清漪,舍后舍前围短篱。
九九算来成底梦,休休归去复何疑。
添丁见客走酒,阿买能书供赋诗。
丘壑政非公子事,绮纨当预少年知。

115 《题大慈坞祖塔院》 宋·释惠觉

谷口两三家,平田一望
春深多遇雨,夜静独鸣蛙。
云暗未通月,林香始辨花。
谁惊孤枕晓,涛白捲江沙。

116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看看,普济拄杖子,化作天龙夜叉。

117 《送僧》 宋·释可士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
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

118 《偈颂四十一首》 宋·释普宁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
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119 《白莲花》 宋·释善月

天开地闢讵云,异草灵苗特一家。
不有冈头三女粲,争敷处子六郎花。
英雄有种凛生气,白玉微根不受瑕。
他时若补芬陀传,端与优昙定等差。

120 《颂古二十四首》 宋·释胜

太孤太日杲杲,璞玉浑金恶种草。
无负平生雪此冤,不如一阵香风扫。

* 关于赊的诗词 描写赊的诗词 带有赊的诗词 包含赊的古诗词[宋代](6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