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的诗词(4111首)

661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夜寐若无三斗酒,夙兴不待五更钟。
浩歌閒把铁如意,□慕先生忆卧龙。

662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颠杨仆墨底苏张,推挽时君可帝王。
轲死不传今再见,一时无数起臧仓。

663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独能有眼识延平,濂洛渊源集大成。
早负性资专问学,后生岂可少先生。

664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乡国追封初岂意,师垣极品亦何心。
考功郎议一字□,□相斯文上帝临。

665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王道极老谓主静,儒言阴用佐禅机。
贪狼弧矢观星象,天遣吾公辟此非。

666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本无极老谓主静,不远复翁言内腴。
纸上仙方谁解服,尾公羽化上天衢。

667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紘辈,仲尼日月曾可伤。

668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著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遁翁。

669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670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671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672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十》 宋·方回

开禧嘉定擅权卧,地下眉头想更颦。
侂远传衣至亡国,止缘不用读书人。

673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博学果何谓,书不可不读。
子思继以审,子夏继以笃。
是皆返诸心,夫岂泥简牍。
试一凭危楼,万里送鸿鹄。

674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羲皇卦未画,世间有何书。
今人所校者,惟亥豕鲁鱼。
曷不洗肺肠,求诸天地初。
此理傥有得,万卷皆空虚。

675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
参以邵子言,佛老义自堕。

676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误训若稽古,字至于三万。
一言思无邪,可以了群怨。
世人尔所有,夜光珠径寸。
吾侪道固穷,君子兼山艮。

677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
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
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
考诸领袖间,深衣有表撰。

678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朱先之桑梓,如我二人者。
赵子于吟诗,一字不妄下。
虚叟明八十,硉矹老病马。
年龄已衰颓,文字亦苟且。

679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苏举黄自代,靖翁独我识。

680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十诗送赵然然》 宋·方回

鲁语第一篇,子曰即次有。
有子与曾子,专美孔圣后。
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
君之师友何,殆不止韩柳。

* 关于赋的诗词 描写赋的诗词 带有赋的诗词 包含赋的古诗词(41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