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踏心的诗词(626首)

561 《潮》 宋·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覆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562 《暑中访平山坦上人》 宋·董嗣杲

遥遥殊积入山心,勇涉湖西且解襟。
当暑行松探古迹,追凉踏藓入晴林。
信知净境无三伏,犹幸悭囊有几金。
白酒青衣随所遇,此来只为此僧寻。

563 《邻女搔绵吟》 宋·华岳

閒窗日上三竿竹,窗下娇娥整轮辐。
匆匆未暇理云鬟,半朵青鸦倚红玉。
青梢摘尽银香囊,画栏平倚斑筠筐。
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

564 《用元韵答李郎中》 宋·王炎

何人唤得滕六应,遗我通宵银海明。
起来无以助清兴,铜瓶煮茗松风鸣。
恍疑拔脚尘寰外,玉田万顷无疆界。
苍官青士亦改容,高下瑶林相映带。

565 《次韵韩毅伯志别》 宋·王炎

江头三老风樯急,诗叟欲行还却立。
刚肠不解儿女悲,肯为别离襟袖湿。
翰墨场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驰。
平生讷室有秘诀,持以赠君君可归。

566 《和赵行之三首》 宋·王炎

转喉有独讳,拭面或逢嗔。
刳心踏风波,未免悔吝生。
葵犹卫其足,况此千金身。
山林本逍遥,无虞莫从禽。

567 《题咸宁江宰德先清远堂》 宋·王炎

筑屋俯平湖,百顷风漪涟。
湖底行白云,湖外横青山。
仙官踏两凫,游戏来人间。
清都在天上,欲去懒著鞭。

568 《宿公安二圣寺》 宋·王炎

蒙城一市万人聚,一堤如虹作遮护。
风涛悍怒鱼龙宫,濒流压以青莲宇。
潭潭广殿不动尊,夹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衔尾,过者蹴然生畏心。
粥鱼斋鼓二千指,我贫未办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头,借佛定力扶扁舟。

569 《水龙吟 己丑中秋用韵》 元·许有壬

可翁点检形骸,关心六事今犹可。
摩挲老眼,残编细读,小窗危坐。
信手挥毫,云烟撩乱,波涛掀簸。
笑蹒跚病足,登山不武,尚能踏、苔痕破。

570 《水龙吟 己丑中秋用韵》 元·许有壬

可翁点检形骸,关心六事今犹可。
摩挲老眼,残编细读,小窗危坐。
信手挥毫,云烟撩乱,波涛掀簸。
笑蹒跚病足,登山不武,尚能踏、苔痕破。

571 《西江月·莫讶马风厮*》 元·马钰

莫讶马风厮*。
人情且要和同。
至於行步敢从容。
踏地仍怀恐痛。
无作无为妙用。
常清常净真功。
住行坐卧逐王风。
岂敢心猿内动。

572 《满庭芳 赠莱阳县众醮首》 元·马钰

高密钟真,莱阳姜鉴,废坊辛氏名通。
邀予追荐,不避雪和风。
捧示众官书疏,跪领外、承顺诸公。
居环堵,一餐薄粥,须办十分功。

573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元·马钰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
如同干句家缘。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574 《酹江月》 元·侯善渊

初心奉道,望功高、仙举超腾碧落。
岁久年深心反复,不觉情迷萦缚。
伏虎铜绳,降龙铁索,系住踏云脚。
难为出路,永沉千丈寥壑。

575 《木兰花慢 至元十七年上巳日,同西溪公饮镇》 元·王恽

问城南北柳,最好处,胜游乡。
对湖水微茫,瑶翻碧潋,修禊浮觞。
比量今春乐事,忆去年、书剑共游梁。
晓日繁台古寺,春风碧草宫墙。

576 《游雪窦山》 当代·钱钟书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
入户送眉青,犹湿昨宵雨。
云南地即山,践踏等尘土。
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
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
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
天教看山来,强颜聊自诩。

577 《牛津春事》 当代·钱钟书

不见花须柳眼,未闻语燕啼莺。
开户蒙蒙细雨,故园何日清明。

微阴未必成雨,闲日殊宜踏春。

578 《叔子病起寄诗招游黄山》 当代·钱钟书

病馀意气尚骞腾,想见花间着语能。
老手诗中识途马,壮心酒后脱韝鹰。
凋疏亲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谤增。
欲踏天都酬宿诺,新来筋力恐难胜。

579 《次韵和谢江陵杨县丞投赠四首》 宋·项安世

径苔铺翠叶堆黄,生怕人来便踏伤。
病久养成心性懒,闲多衍得岁年长。
已拚故我忘俱尽,忽话当年喜欲狂。
莲荡稻田相对起,镜湖南北好风光。

580 《次韵周子问相勉求官诗》 宋·项安世

我缨却要沧浪情,我足但可云门行。
头颅四十中底用,阿婆纵好难为新。
强涂粉笔老自愧,旋学鬓鬟梳不成。
忆初少日心自惊,蹙踏万里长风生。
昂藏天马出西极,浩荡河汉方东倾。
老矣只今无许事,菰蒲深处一鸥轻。

* 关于踏心的诗词 描写踏心的诗词 带有踏心的诗词 包含踏心的古诗词(6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