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尘的诗词[唐代](454首)

241 《题薛十二池亭(一作王建诗)》 唐·姚合

每日树边消一日,绕池行过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立小桥看岛势,远移幽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纪游写景愉悦

242 《答窦知言》 唐·姚合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
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
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243 《下第后晓坐》 唐·顾非熊

远客滞都邑,老惊时节催。
海边身梦觉,枕上鼓声来。
起见银河没,坐知阊阖开。
何为此生内,终夜泣尘埃。

244 《笛》 唐·张祜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
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245 《笛》 唐·张祜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
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246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 唐·朱庆馀

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
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
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
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247 《从军行》 唐·厉玄

边草旱不春,剑光增野尘。
战场收骥尾,清瀚怯龙鳞。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
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

248 《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唐·魏扶

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
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
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
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边。

相思

249 《明月照高楼》 唐·雍陶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倘未涸,妾泪终不干。

250 《赠南岳僧》 唐·李远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251 《润州二首》 唐·杜牧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252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韵》 唐·杜牧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253 《倡楼戏赠》 唐·杜牧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
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254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唐·杜牧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255 《灞岸》 唐·李商隐

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

256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乐府战争

257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春天农民生活

258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山水情思

259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260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 关于边尘的诗词 描写边尘的诗词 带有边尘的诗词 包含边尘的古诗词[唐代](4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