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阴人的诗词(1038首)

721 《送陕府王建司马》 唐·贾岛

司马虽然听晓钟,尚犹高枕恣疏慵。
请诗僧过三门水,卖药人归五老峰。
移舫绿阴深处息,登楼凉夜此时逢。
杜陵惆怅临相饯,未寝月前多屐踪。

722 《长安书情投知己》 唐·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
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723 《续幽愤》 唐·曹邺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724 《戍卒伤春》 唐·于濆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725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唐·皮日休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
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

726 《战秋辞》 唐·陆龟蒙

八月空堂,前临隙荒。
抽关散扇,晨乌未光。
左右物态,森疏强梁。

727 《小松》 唐·罗隐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
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

728 《寄赠孙路处士》 唐·郑谷

平生诗誉更谁过,归老东吴命若何。
知己凋零垂白发,故园寥落近沧波。
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
深入富春人不见,闲门空掩半庭莎。

写景田园

729 《山居自遣》 唐·杜荀鹤

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730 《庾楼晓望》 唐·王贞白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731 《南游》 唐·曹松

直到南箕下,方谙涨海头。
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
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
远夷非不乐,自是北人愁。

732 《冬日作》 唐·裴说

粝食拥败絮,苦吟吟过冬。
稍寒人却健,太饱事多慵。
树老生烟薄,墙阴贮雪重。
安能只如此,公道会相容。

733 《冬日作》 唐·裴说

粝食拥败絮,苦吟吟过冬。
稍寒人却健,太饱事多慵。
树老生烟薄,墙阴贮雪重。
安能只如此,公道会相容。

734 《暮春有感寄宋维员外》 唐·李中

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
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
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
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

735 《游山寺》 唐·无可

千峰路盘尽,林寺昔何名。
步步入山影,房房闻水声。
多年人迹断,残照石阴清。
自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

736 《松》 唐·无可

枝干怪鳞皴,烟梢出涧新。
屈盘高极目,苍翠远惊人。
待鹤移阴过,听风落子频。
青青寒木外,自与九霄邻。

737 《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 唐·皎然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
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
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
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
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

738 《短歌寄鼓山长老》 唐·齐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
六月赤日烧不熔,飞禽瞥见人难通。
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739 《储潭庙(大历三年戊申岁)》 唐·裴谞

江水上源急如箭,潭北转急令目眩。
中间十里澄漫漫,龙蛇若见若不见。
老农老圃望天语,储潭之神可致雨。

740 《倾杯(吴兴·般涉调)》 宋·张先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
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
爱溪上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
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

* 关于过阴人的诗词 描写过阴人的诗词 带有过阴人的诗词 包含过阴人的古诗词(10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