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子的诗词[唐代](88首)

61 《送司徒童子》 唐·杨巨源

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
光彩春风初转蕙,性灵秋水不藏珠。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况复元侯旌尔善,桂林枝上得鹓雏。

62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唐·韩愈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63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唐·韩愈

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64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李繁时为随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 唐·韩愈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65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神)》 唐·王涯

威仪毕陈,备乐将阕。
苞茅酒缩,膋萧香彻。
宫臣展事,肃雍在列。
迎精送往,厥鉴昭晰。

66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唐·刘禹锡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67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唐·孟郊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68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唐·白居易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夸。
儿著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69 《送庞子肃》 唐·沈亚之

三年游宦也迷津,马困长安九陌尘。
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

70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唐·施肩吾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仙方不用随身去,留与人间老子孙。
班藤为杖草为衣,万壑千峰独自归。
纵令相忆谁相报,桂树岩边人信稀。

71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唐·朱庆馀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
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
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72 《送国子韦丞》 唐·马戴

临水独相送,归期千里间。
云回逢过雨,路转入连山。
一骑行芳草,新蝉发故关。
遥聆茂陵下,夜启竹扉闲。

73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唐·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74 《送李员外知扬子州留务》 唐·许棠

帝命分留务,东南向楚天。
几程回送骑,中路见迎船。
冶例开山铸,民多酌海煎。
青云名素重,此去岂经年。

75 《送举子下第东归》 唐·郑谷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76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 唐·李中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
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
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77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 唐·灵一

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
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78 《送崔判官还扬子》 唐·皎然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79 《送柳淡扶侍赴洪州(此子素少宦情共予有西山之好)》 唐·皎然

中林许师友,忽阻夙心期。
自顾青緺好,来将黄鹤辞。
少年轻远涉,世道得无欺。
烟雨孤舟上,晨昏千里时。
离魂渺天末,相望在江湄。
无限江南柳,春风卷乱丝。

80 《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唐·皎然

楚思入诗清,晨登岘山情。
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
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

* 关于送子的诗词 描写送子的诗词 带有送子的诗词 包含送子的古诗词[唐代](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