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的诗词(16800首)

641 马录事赴永阳(一作嘉)》 唐·李颀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
谈笑一州里,从容群吏先。
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
太守既相许,诸公谁不然。

642 王昌龄》 唐·李颀

漕水东去远,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秋天景点

643 郝判官》 唐·李颀

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
鸿雁向南时,君乘使者传。
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
千里行人,蔡州如眼见。
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644 窦参军》 唐·李颀

城南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645 宋秀才》 唐·綦毋潜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
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
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
秋风一别,江上黯消魂。

646 郑务拜伯父》 唐·綦毋潜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送别写景地名生活

647 《洛桥别》 唐·储光羲

河桥客舟,河水正安流。
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
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648 《洛中人还江东》 唐·储光羲

洛城春雨霁,相下江乡。
树绿天津道,山明伊水阳。
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
直望清波里,唯馀落日光。

649 《洛潭人觐省》 唐·储光羲

清洛带芝田,东流入大川。
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
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相思婉约

650 人随大夫和蕃》 唐·储光羲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
圣主今无外,怀柔遣使臣。
大夫开幕府,才子作行人。
解剑聊相,边城二月春。

651 《陇头水别》 唐·储光羲

陇山头,东西陇水流。
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
唯馀旌旆影,相逐去悠悠。

652 王上人还襄阳》 唐·储光羲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653 任五之桂林》 唐·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送别写景抒情

654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至白马寺宿》 唐·王昌龄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655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至白马寺宿》 唐·王昌龄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656 薛大赴安陆》 唐·王昌龄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
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657 李五》 唐·王昌龄

玉碗金罍倾君,江西日入起黄云。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写人生活抒怀

658 楚十少府》 唐·常建

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
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馀。
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

659 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唐·刘长卿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
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660 《和州人归复郢》 唐·刘长卿

因家汉水曲,相掩柴扉。
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 关于送的诗词 描写送的诗词 带有送的诗词 包含送的古诗词(168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