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的诗词(16800首)

661 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 唐·刘长卿

越州初罢战,江上归桡。
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
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闾里相逢少,莺花共寂寥。

662 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唐·刘长卿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故山经乱在,春日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乐府叙事神话

663 《重阳日鄂城楼屈突司直》 唐·刘长卿

登高复远,惆怅洞庭秋。
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
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664 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唐·刘长卿

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
旧国无来信,春江独君。
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
谁念沧洲吏,忘机鸥鸟群。

665 《奉陪使君西庭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唐·刘长卿

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
能邀五马,自逐一星还。
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666 韩司直》 唐·刘长卿

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
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667 裴二十一》 唐·刘长卿

多病长无事,开筵暂君。
正愁帆带雨,莫望水连云。
客思闲偏极,川程远更分。
不须论早晚,惆怅又离群。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668 丘为赴上都(一作皇甫曾)》 唐·刘长卿

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泣。
楚思愁暮多,川程带潮急。
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立。

669 从弟贬袁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从弟豫贬远州)》 唐·刘长卿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
名羞黄绶系,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

670 沈少府之任淮南》 唐·刘长卿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
独与千里帆,春风远相
此行山水好,时物亦应众。
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相期丹霄路,遥听清风颂。
勿为州县卑,时来自为用。

671 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官)》 唐·刘长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672 陆澧还吴中(一作李嘉祐诗)》 唐·刘长卿

瓜步寒潮客,杨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673 王司马秩满西归》 唐·刘长卿

汉主何时放逐臣,江边几度归人。
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

674 《舟中李十八(一作僧)》 唐·刘长卿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初中古诗叙事写景抒情

675 薛据宰涉县(自永乐主簿陟状,寻复选受此官)》 唐·刘长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资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676 陆澧还吴中(一作李嘉祐诗)》 唐·刘长卿

瓜步寒潮客,杨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677 《舟中李十八(一作僧)》 唐·刘长卿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678 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唐·刘长卿

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679 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唐·刘长卿

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
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680 李将军(一作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 唐·刘长卿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 关于送的诗词 描写送的诗词 带有送的诗词 包含送的古诗词(168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