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的诗词[宋代](10276首)

61 《爰亚夫自涪陵以小舟追路相及予於枥木观下》 宋·孙应时

不辞一舸下三州,我能为信宿留。
腹有琅玕元自润,气兼熊豹不妨遒。
清尊近对洒云湿,乌帽高寻洞卉秋。
莫负武夷当日语,几披尺素泪横流。

62 刘尚书再守赣之一年移帅豫章》 宋·曾丰

赣农虽懒连岁丰,赣囚虽黠连岁空。
农囚今昨性岂异,今守盖与昨不同。
鬼窥莫见活城手,酒浇不下忧民胸。
十年五度看易守,万口一词独归公。

63 《虞美人令(冯翊信道舅先归桐宫)》 宋·赵鼎

魂消目断关山路。
雕鞍去。
而今留滞古陪京,还是一尊芳酒、君行。
吾庐好在条山曲。
三径应芜没。
诛茅为我补东篱。
会待新春残腊、也来归。

64 《鹊桥仙·粉卿行》 宋·辛弃疾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
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离别思念

65 《上西平·杜叔高》 宋·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
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送别爱国

66 《清平乐(同舍周智隆)》 宋·石孝友

恼花风雨。
春将暮。
底死留春春不住。
那更春归去。
今朝且赋归与。
明年春满皇都。
共泛桃花锦浪,与君同醉西湖。

67 《贺新郎(肇庆府谈金华、张月窗)》 宋·葛长庚

谓是无情者。
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
此去兰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
况已是、芙蓉开也。

68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郑伯昌》 宋·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送别抱负

69 《阳关三叠(庚戌何师可之维扬)》 宋·柴望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
人生飘聚等浮萍。

赠别慰勉

70 《失调名(穷鬼词)》 宋·巴谈

正月月尽夕。
芭蕉船一只。
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
奉劝郎君小娘子。
饱吃莫形迹。
每年只有今日日。
愿我做来称意。
奉劝郎君小娘子。
空去穷鬼。
空去穷鬼。

71 《雨霖铃(客还浙东)》 宋·黄裳

天南游客。
甚而今、却君南国。
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
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

72 入我门来(除夕)》 宋·胡浩然

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
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
须知今岁今宵尽,似顿觉明年明日催。
向今夕,是处迎春腊,罗绮筵开。

73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景惜春

74 《谢张仲谋端午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节送别劝慰

75 《忆山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76 人》 宋·储泳

昨日含愁始春,今朝又复行人。
江头杨柳不须折,那与愁眉替得颦。

77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子敦都运待》 宋·孔文仲

客城南寺,萧然云水秋。
客意在万里,聊作须臾游。
昨夜过新雨,清风满梁州。
簪裳合俊彦,河图并天球。

78 邓牧心出陶山》 宋·陈观国

青山无迎,幽人自来去。
落叶若相,卷卷及行屦。
檐端有孤云,仍为守其处。
落叶惜人不在山,孤云尚期人再还。
斯人可期复可惜,我处落叶孤云间。

79 赵侯之任》 宋·戴雨耕

君远作羊荆州,君西上黄鹤楼。
汉晋诸公旧游处,断矶黄叶风雨秋。
只今麾纛□南斗,整暇坐列皆公侯。
江湖浩荡青天流,清风千古吹棹讴。

80 郑惟泰丞江山》 宋·张柏父

都城十两车,子江之浒。
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
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
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

* 关于送的诗词 描写送的诗词 带有送的诗词 包含送的古诗词[宋代](102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