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逐行的诗词[明代](116首)

101 《老夫(五首)》 明·袁凯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
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
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

102 《徐黄门画》 明·张羽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
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
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
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

103 《丘大卿天柱峰图》 明·张羽

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
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
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
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

104 《贾客乐》 明·张羽

长年何曾在乡国,心性由来好为客。
只将生事寄江湖,利市何愁远行役。
烧钱酾酒晓祈风,逐侣悠悠西复东。
浮家泛宅无牵挂,姓名不系官籍中。

105 《游白秉德西园次韵》 明·李东阳

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
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
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
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106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明·程嘉燧

山中还往亦无期,行乐何缘不暂随。
顾曲那禁穷相眼,狂言容迕破颜时。
一群娇鸟花相逐,四壁寒蝇冻似痴。
少小也谙曹植舞,灯前长袖自倭迟。
¤

107 《紫阳庵丁真人祠》 明·王稚登

丹壑断人行,琪花洞里生。
乱厓兼地破,群象逐峰成。
一石一云气,无松无水声。
丁生化鹤处,蜕骨不胜情。

108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109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110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111 《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古文观止祭文抒怀

112 《代友赠别》 明·孙蕡

金兰结深契,厚爱兄弟亲。
欢娱暂相违,一日胜九春。
如何舍我去,去逐衢路尘。
行役冒雪霰,驱驰极宵晨。

113 《巢云院》 明·徐勃

石势参差若累成,夕阳斜照海波平。
苔封古路花深合,树隐悬崖叶倒生。
入院乱穿云影去,上山遥逐涧声行。
巢居隐士知何代,千古无人记姓名。

114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新乐府牧童

115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116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

* 关于逐行的诗词 描写逐行的诗词 带有逐行的诗词 包含逐行的古诗词[明代](1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