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俗的诗词[宋代](357首)

41 《送福州通判陈铸》 宋·宋祁

州阁纡新绶,乡枌历故廛。
先驱长卿贵,随子大家贤。
桂蠹闽君贡,刀耕越俗田。
春邮有归信,正待早梅传。

42 《和韵归张通父诗卷》 宋·陈杰

当年握手谈何事,此日相观一卷诗。
湘竹恨深听雨夜,洛英梦继看花时。
杜陵春好工添泪,宋玉秋清只益悲。
犹有堪论千载上,由来不倩俗间知。

43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宋·梅尧臣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

44 《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 宋·魏了翁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45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宋·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咏物梨花

46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日欢游何处好。
黄花万蕊雕阑绕。
通体清香无俗调。
天气好。
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
宝钉密缀圆斜小。
落叶西园风袅袅。
催秋老。
丛边莫厌金尊倒。

47 《渔家傲》 宋·黄庭坚

静后,小葫芦入大葫芦。
”又云:“大葫芦干枯,小葫芦行沽。
一住金仙宅,一住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

48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宋·王之道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节日春节

49 《西江月》 宋·王千秋

梦幻影泡有限,风花雪月无涯。
莫分粗俗与精华。
日醉石间松下。
菜尽邻家解与,杯空稚子能赊。
通幽即步尽横斜。
不问墩犹姓谢。

写景写山抒怀

50 《减字木兰花(八劝)》 宋·沈瀛

八巡将止。
八节四时人贺喜。
汉俗成风。
薛老之言贵尚通汉以至日休吏,张扶不肯休,薛宣曰:“人道尚通,宜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相笑乐。

春天闺怨

51 《南歌子》 宋·程垓

野水寻溪路,青山踏晚春。
偶来相值却钟情。
一树琼瑶洗尽、客衣襟。
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
何时散发伴袒裙。
后夜相思生怕、月愁人。

山水

52 《南歌子》 宋·程垓

野水寻溪路,青山踏晚春。
偶来相值却钟情。
一树琼瑶洗尽、客衣襟。
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
何时散发伴袒裙。
后夜相思生怕、月愁人。

写花思念

53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 宋·陈三聘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
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54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宋词三百首豪放爱国壮志

55 《珍珠帘》 宋·葛辰庚

阴阳内感相交结。
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

56 《珍珠帘》 宋·葛辰庚

阴阳内感相交结。
有铅汞、分八卦罗列。
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
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

送别惜别感叹人生

57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宋·梅尧臣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与通,古城何额额。

58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宋·梅尧臣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
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

59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60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廊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 关于通俗的诗词 描写通俗的诗词 带有通俗的诗词 包含通俗的古诗词[宋代](3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