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灵的诗词[唐代](227首)

121 《题吴征君岩居》 唐·鲍溶

尧泽润天下,许由心不知。
真风存绵绵,常与达者期。
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
澹然灵府中,独见太古时。
地脉发醴泉,岩根生灵芝。
天文若通会,星影应离离。
亭亭傅氏岩,何独万古思。

122 《送杨尚书祭西岳》 唐·姚合

报功严祀典,宠诏下明庭。
酒气飘林岭,香烟入杳冥。
乐清三奏备,词直百神听。
衣拂云霞湿,诗通水石灵。
何因逐驺骑,暂得到岩扃。

123 《寄宁海李明府》 唐·周贺

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
一官居外府,几载别东京。
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
家贫思减选,时静忆归耕。

124 《玄都观栽桃十韵》 唐·章孝标

驱使鬼神功,攒栽万树红。
薰香丹凤阙,妆点紫琼宫。
宝帐重庶日,妖金遍累空。
色然烧药火,影舞步虚风。

125 《题黄山汤院》 唐·李敬方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126 《游天台山》 唐·张祜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
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
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典故写人

127 《游天台山》 唐·张祜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
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
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128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唐·许浑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129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唐·李商隐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130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唐·李商隐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重阳节思乡

131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132 《送刘道士之成都严真观》 唐·项斯

严君名不朽,道出二经中。
归去精诚恳,还应梦寐通。
池台镜定月,松桧雨馀风。
想对灵玄忆,人间恋若空。

133 《黄河》 唐·薛能

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134 《华岳》 唐·薛能

簇簇复亭亭,三峰卓杳冥。
每思穷本末,应合记图经。
发地连宫观,冲天接井星。
河微临巨势,秦重载奇形。

135 《七夕》 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136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唐·李群玉

黄叶下空馆,寂寥寒雨愁。
平居岁华晏,络纬啼林幽。
节物凋壮志,咄嗟不能休。
空怀赵鞅叹,变化良无由。

137 《送僧之台州》 唐·李郢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138 《送僧之台州》 唐·李郢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劝慰友人

139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140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 关于通灵的诗词 描写通灵的诗词 带有通灵的诗词 包含通灵的古诗词[唐代](2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