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籍的诗词[宋代](178首)

61 《代书寄内弟耐翁总干》 宋·楼钥

我昔生外家,半世犹相依。
至今连墙居,日日相闻知。
诸表如群从,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爱惜从儿时。

62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宋·楼钥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63 《张子安求无处道人挽词》 宋·苏籀

芙蓉城阙宜通籍,姑射山头素卜邻。
举世难工断肠句,何时再得捧心人。
芝兰奕代传遗懿,玉树千年锁暗尘。
珍重清风入襟袖,每篇佳处想精神。

64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65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宋·范成大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逼仄复逼仄,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

66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宋·梅尧臣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67 《送润州通判李屯田》 宋·梅尧臣

过江始与风沙隔,京口山连北固牢。
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盘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厌遨。
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

68 《忆江南赠通叟年兄》 宋·晁说之

北客而南征,蹇产非所志。
问津人尚绝,後来狂避世。
流离窜斥者,其数非一二。
风流称南朝,文物始佳丽。

69 《送王嘉叟编修通判洪州》 宋·周必大

籍甚西枢掾,居然出处光。
人犹思贺监,天未起张良。
南浦云应碧,东湖柳正黄。
古来求别驾,不是薄星郎。

70 《史馆赵祠部况通判宿州》 宋·杨亿

风流华省含香客,籍甚先朝奏赋人。
竹使三年劳佐郡,柳堤千里待行春。
文园避事心长笑,天禄讎书鬓渐新。
帝念河渠在封部,物缘经义委名臣。

71 《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怀想作诗》 宋·葛立方

初拜清扬日,菰城荻始芽。
家声璜出渭,骏气马生洼。
博识该三箧,宏才记五车。
商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72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宋·李洪

籍甚贤通守,吾家叔父尊。
暂淹纡旧绶,久合拥朱轓。
楚甸重分刺,边城已息屯。
前驱须少伫,天子有恩言。

73 《石通直挽词》 宋·楼钥

籍甚新昌族,直成万石家。
源流端有自,悃愊更无华。
奉职冰同洁,持身璧不瑕。
庆门传未艾,兰玉茁新芽。

74 《袁通判挽词》 宋·楼钥

仅有一区宅,曾无二顷田。
相过惟载酒,至老不言钱。
几得拜床下,何堪哭道边。
门人多著籍,下马向新阡。

75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 宋·晁公溯

天王念远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扫地皆赤立,名独存版图。
竭泽傥未已,来年恐无鱼。

76 《□□庚午春之七日前成都通川陵阳程遇孙舣东》 宋·程遇孙

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
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
欣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

77 《送张状元监丞通理陕郊先觐亲蜀道》 宋·宋祁

苑树樱残罢宴瓯,骊驹籍籍望西州。
左思丽赋都中贵,张载新铭剑外留。
几日戏裳贪洁膳,即时归雨劝耕畴。
如何蔽芾甘棠国,再见临淄第一流。

78 《绍兴圣孝感通诗》 宋·张嵲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敌横生,侵欲不忌。
尧汤水旱,文景菑异。
数则使然,岂人攸墍。

79 《减字木兰花(贪)》 宋·沈瀛

贪而忘止。
贪即生瞋逢饱喜。
一逐贪风。
恨不当初嫁邓通。
残杯剩酒。
食籍名中犹折寿。
若使兼何。
他日阴司罪过多。
安城食临汝,饰湛之美兼何孟,谓何_、孟灵休。

80 《六州歌头》 宋·刘辰翁

后半月闻报,赋此。
向来人道,真个胜周公。
燕然眇。
浯溪小。

* 关于通籍的诗词 描写通籍的诗词 带有通籍的诗词 包含通籍的古诗词[宋代](1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