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的诗词(1002首)

61 《游圆寺》 宋·马仲珍

老僧头拥雪,领客下阶行。
尽日坐山影,有时闻市声。
千峰平裹寺,一径背城。
幽访未成返,水中新月生。

62 《过会河有感》 宋·丘濬

清江浦上临清闸,箫鼓丛祠饱馂余。
几度会桥上过,更无人说宋尚书。

63 《遣僧嗣书》 宋·释悟本

射杀南山老大虫,行人从此路头
年来猎犬浑无用,卧对千峰与万峰。

64 天岩》 宋·王奇

松罗石室中,清雅胜支公。
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

65 《游石洞》 宋·卫石卿

空嵌两洞石相,翠篠娟娟碧雾笼。
手扶青藜访奇古,岩洞妙墨识涪翁。

66 《某昨日赴景伯判正字宴集坐间使君郎中有诗》 宋·谢伋

巾车入郭解愁颜,著我群贤俎豆间。
小队出郊还许从,清诗首唱讵容攀。
溪风杜守吟秋浦,云月韦侯夸盛山。
何似赤城遗暑湿,东湖尽醉碧筒弯。

67 《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 宋·叶见泰

朝发瑞溪县,夕憩苍梧城。
苍梧有贤牧,寮采悉时英。
宴我南薰楼,宿我嘉鱼亭。
珍肴既重列,美酝仍细倾。

68 《敬和九锁步虚词·真锁》 宋·赵汝湜

五岳皆积骨,千霜永难晨。
胡为甘短景,不悟丹台春。
至道岂在烦,录精练胎津。
六六琴心文,一悟玄真。

69 《石洞》 宋·朱翁

披棘扪萝入洞中,拂尘剥藓识涪翁。
我绿直道来施右,君为清诗到石
定后寂寥无异议,危初萋菲竟何功。
投豺畀北言犹在,厄宋饥陈道不穷。

70 旟(七言绝句一百首,录十首)》 明·阮汉闻

雄兵随地置严关,便作长蛇断往还。
自合秦川遮四窜,云屯先据雒西山。

71 《微之到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 唐·白居易

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绿水红莲一朵
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
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
其诗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

72 《太守徐君猷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云》 宋·苏轼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介宁随薄俗移。
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73 《圆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宋·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74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往来吴中》 宋·苏轼

欲识当年杜伯升,飘然云水一孤僧。
若教俯首随缰锁,料得如今似我能。
(柳子玉云,若及第,不过似我。

75 《圆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宋·苏轼

火岂此祥乎乃作是诗院有蜀僧宣逮事讷长老识先君云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76 《游山呈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宋·苏轼

煌煌世胄余,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77 《送李陶直赴清溪》 宋·苏轼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贤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78 《去年访曾幼卿判携歌舞者同游凤山仆有歌舞》 宋·戴复古

一丘一壑自逍遥,莫怪山人索价高。
是处园林可行乐,同来宾客不须招。
临风桃李花狼藉,照水楼台影动摇。
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见董娇娆。

79 《去年访曾幼卿判携歌舞者同游凤山仆有歌舞》 宋·戴复古

别驾常怀物外心,黄金屡费买山林。
后堂不肯着歌舞,高阁唯思贮古今。
几处亭台新结束,一春风雨阻登临。
野夫昨日闲乘兴,着屐寻诗到柳阴。

80 《诸诗人会于吴门翁际可判席上高菊磵有诗仆》 宋·戴复古

客星聚吴会,时派落松江。
老眼洞千古,旷怀开八窗。
风流谈夺席,歌笑酒盈缸。
杨陆不再作,何人可受降。

* 关于通的诗词 描写通的诗词 带有通的诗词 包含通的古诗词(10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