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迹的诗词(1382首)

861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吴文潜

文潜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诗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弃家学道,寄食武夷山中,数载后剃发为僧。
谩将遗迹问齐梁,寂寂台城露草荒。

862 《玄宁夜集赠张子言》 明·吴子孝

我不能奋身霄汉攀蛟龙,手揽日月登玄宫。
扬帆浩溟泛沧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肮脏谁与怜,拜趋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犹争炀,羸马青衫愁着鞭。

863 《凿径》 明·西吾衡上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
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
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864 《飞絮篇》 明·徐桂

江城三月艳阳时,杨花如絮飞参差。
悠悠宛转知谁系,历乱轻盈不自持。
可怜朝散铜池里,可怜暮落章台市。
闲逐游丝去复来,细萦花片低还起。

865 《中夜闻风雨满林明旦即为重九情之所至辄见一》 明·许继

梦觉清夜分,林塘响风雨。
虚怀怯病枕,展转心自语。
重阳适兹日,兴感眷时序。
柔道方汇征,嘉名固宜与。

866 《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明·杨承鲲

高皇手提三尺剑,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烟功成赐铁券,诏谓宇内求真形。
钱王古铁渔人得,紫绣遍蚀波涛腥。
熟看带砺隐玄玉,金书细镂鱼龙青。

867 《怀用修仁甫》 明·张含

廿年踪迹遍雕题,传道重游洱水西。
离梦独牵张半谷,风流惟共李中溪。
郑玄耐可笺浮蚁,王勃何须檄斗鸡。
紫菀丹丘曾有约,赤松黄石肯相携。

868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 明·张渊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
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
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869 《初夏园林即事》 明·张正蒙

夏入园林好,欣逢霁景明。
药阑香醉蝶,柳岸绿迷莺。
道在心逾逸,情闲迹自清。
夕阳红欲尽,一抹暮山横。

870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871 《别莆田陈君彦质追送不及怅然有作五首》 明·郑胤骥

昨日与子别,子已戒荤酒。
予为念冲寒,屏饮未宜久。
况复羁旅间,亦须小饮否。
子闻忽大笑,此言一何丑。

872 《王均章画虞山图》 明·周榘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873 《池口舟中见九华山》 明·周浈

贞履无素期,劳生意恒窘。
谁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隐。
水宿淹长晷,山行阻修畛。
缥缈对雄标,巑岏发奇蕴。

874 《丁宇田家有赠》 唐·王维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
注云。
集作丁宇。
误也。

875 《过太乙观贾生房》 唐·王维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
俱簪竹皮巾。

876 《韦侍郎山居》 唐·王维

幸忝君子顾。
遂陪尘外踪。
闲花满岩谷。
瀑水映杉松。

877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唐·白居易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
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壥。
新园聊铲秽,旧屋且扶颠。

878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宋·苏轼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879 《颜阖》 宋·苏轼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轩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880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 关于道迹的诗词 描写道迹的诗词 带有道迹的诗词 包含道迹的古诗词(13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