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的诗词[宋代](4806首)

81 上有感》 宋·吕祖俭

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
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
圣远难继,事变如山连。
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

82 《师》 宋·潘兴嗣

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
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
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

83 《颂证歌·证歌》 宋·释印肃

绝学无为闲人,不曾礼拜不看经。
不动遍周尘刹海,卓尔孤身混白云。

84 《颂证歌·证歌》 宋·释印肃

本元自性天真佛,一体无边含万物。
迷时只有西天,悟来当甚乾萝卜。

85 《宛陵院成用吴尚书韵》 宋·王遂

传街轧轧度车声,夹翩翩共雁行。
色养正须夸独乐,真廉何得似双清。
便当坐进传吾,何必求为身后名。
大字已烦呵妙手,一犁依旧作胜氓。

86 《韶州秩满至清源中闻子庠倒磻俱登第又题客》 宋·张牧

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87 《读冯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
二子竟死,薇不疗饥。
匪恶周粟,食不下咽。
君臣义重,彼苍者天。
何人,数主一身。
有何颜面,冠冕缙绅。
乔固诸贤,宁死边。
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88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士篆符,云》 宋·苏轼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89 《和钱安寄惠建茶》 宋·苏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90 《赵阅高斋》 宋·苏轼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俗缘未尽余伊皋。

91 《余自城中还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宋·苏轼

物役会有时,星言従高驾。
逢南山云,烦aa46吸如电过。
竟谁使令之,衮衮従空下。
龙移相排拶,风舞或颓亚。

92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士篆符云此山乃》 宋·苏轼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93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子画佛碎烂可惜其》 宋·苏轼

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殷铁石,梁武帝时人。
今法帖大王书中有铁石字。
)更补朱繇为玄。

94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且殆,而时》 宋·苏轼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

95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士山宗说乞名与》 宋·苏轼

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来时宾従非。
惟有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

96 《余归自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宋·苏轼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怜此腰肢袅”,文字小异。
当为讹成无疑。
?

97 《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子画佛,碎烂可》 宋·苏轼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98 《众妙堂?广州何士?》 宋·苏轼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乃存。
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99 《奉使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宋·王安石

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臝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100 《同字子顺访茅庵人凤凰麒麟不可见人语也》 宋·戴复古

者日高卧,清风隔世尘。
凤麟不可见,猿鸟自相亲。
山木轮囷古,茶花冷淡春。
草荒门外路,常怕有人来。

* 关于道的诗词 描写道的诗词 带有道的诗词 包含道的古诗词[宋代](48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