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音的诗词[宋代](378首)

321 《林卧》 宋·释文珦

林卧岁月久,閒襟颇孤清。
静中观庶类,因之感予情。
木伐以其材,膏煎以其明。
兽槛以狡彯,禽笼以音声。

322 《羌笛》 宋·释文珦

美竹生穷崖,西人翦为笛。
制度诚简易,不假金玉饰。
五音既繁会,八音亦交出。
凤鸣何雝雝,龙吟尤历历。

323 《汤婆》 宋·释文珦

野翁有汤婆,爱逾美淑姬。
眡之若彭亨,虚中而无为。
冬日则饮汤,身唯一衲随。
曾不涴脂粉,简洁良易资。

324 《白湛渊书来命赋绿阴》 宋·释文珦

化红为净绿,圃树已成阴。
俯映澄渊水,清如静者心。
华滋深几席,余润滴衣襟。
众鸟犹如爱,皎皎遗好音。

325 《哭何甥》 宋·释文珦

秀颖出儒林,吾甥所得深。
良材竟难用,造物果何心。
身后远遗育,生前惜寸阴。
临棺一悲咤,万籁亦同音。

326 《山乐官》 宋·释文珦

呜呼有鸟山乐官,鸣声宛转空林间。
恐是执簧秉翟者,遗形变化之游魂。
生兮不遇圣明世,千载而下犹烦冤。
遗之好音不尔听,何如卷舌且勿言。
箫韶九成集嘉瑞,当与威凤同飞骞。

327 《题杲东轩阇维齿不坏轮珠变金色》 宋·释文珦

全德寡知音,浮沤亦易沉。
终因三昧火,始验一生心。
讲齿犹存玉,轮珠自化金。
几多空掩胾,遗臭在山林。

328 《寄耕云先辈》 宋·释行海

老子归耕谷口云,几年音信不相闻。
青灯事业难忘处,白社萧条又忆君。
万岳千岩双鬓改,三吴百越一江分。
何当亦用蒲轮起,智者遗编有蠹纹。

329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宋·苏颂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330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宋·苏颂

学术儒林老,人流国士尊。
立朝惟直道,寤主有嘉言。
高议留帷幄,清风遗子孙。
音仪嗟日远,隧路閟东原。

331 《和杨直讲寒食感怀》 宋·苏颂

永日轻风起暝阴,伤春情绪苦难禁。
流连节物游人意,怅惜时光志士心。
桃李新芳添远思,龙蛇遗事感悲吟。
知君退直饶欢趣,每向尊前赏奏音。

332 《石缝泉清轻而甘滑传闻有年矣前此数欲疏引入》 宋·苏颂

峨峨凤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滥觞,渐大乃穿石。
灵苗荫荼槚,宝气近金锡。
毖彼渊源长,兹惟云雾液。

333 《校雠古史二首》 宋·苏籀

貌从周孔讥诬伪,臆断诗书悉抵梧。
悟鉴精明原本末,讨穷商略较锱铢。
所存偶免随秦火,不喻遗忘笑汉儒。
理胜凛然词旨达,知音傥遇圣人徒。

334 《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 宋·苏籀

铿鈜正始音,严密萃英耆。
上仁体勋华,四方致雍熙。
文赋鸣升平,声誉艺林驰。
心口烂锦绣,欬唾皆珠玑。

335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宋·孙应时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
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
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
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

336 《和鲁谹父简吉父伯南坡》 宋·王洋

柳径桃蹊草色新,一年春半又侵寻。
无情燕子疑巢冷。
多怒鸣蛙互目禁。
满眼为花留色艳,转头遗我是清阴。
莫愁艇子芙蓉楫,且听拿音作好音。

337 《石钟山》 宋·喻良能

坡翁文字妙来今,仙去遗踪杳莫寻。
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

338 《月窗以所画观音见遗为赋一篇》 宋·喻良能

白衣仙人云海上,肉眼欲看唯想像。
月窗道人心孔开,貌得人天行道相。
吾闻伯时晚画佛,妙处不减王摩诘。
龙眠久矣寂无人,安得却有伯时笔。

339 《送参议林郎中》 宋·喻良能

人孰不识面,相知贵知心。
唯我与夫子,倾盖成断金。
畴昔居京邑,庀职偶相临。
肯纡钟期聪,俯听牙弦琴。

340 《霸王庙》 宋·袁说友

志大无遗策,天亡有愧心。
威棱空炯炯,祠殿独阴阴。
木秀千年古,溪流万折深。
江东父老意,羯鼓奏新音。

* 关于遗音的诗词 描写遗音的诗词 带有遗音的诗词 包含遗音的古诗词[宋代](3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