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处的诗词(672首)

81 《还家二日闻征西军马来人家俱避地寒食独酌有》 宋·黎廷瑞

闭户云山转尽长,只消如许送清光。
一百六日柳边绿,五十三年头已霜。
赖有孤斟聊勃郁,惜无共语慰凄凉。
前时溪上行春处,想见家家避地忙。

82 《沁园春·处世为人》 元·侯善渊

处世为人,德重恩深,莫过二亲。
始怀胎十月,三年乳哺,回乾就湿,多少辛勤。
长大成人,心生五眼,外姓调唆各令门。
谁省悟,似鸱枭**,报应因巡。

83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张镃

佳处湖山昔纵游,繁华常恨过清幽。
今朝莫入名园去,只向负蘋荡小舟。

84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张镃

松竹孤山处士居,高风落落有谁如。
南湖放鹤能迎客,景行先贤或未疎。

85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张镃

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余。
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得侬居。

86 《避暑溪上》 宋·赵汝鐩

不堪愚蜗舍如炊。
何处清幽可杖藜。
未约客须先觅酒,要寻凉必去临溪,撑船访洞林间港,坐石吟风柳下堤。
晚网得鱼似湖白,銮刀脍玉捣香齑。

87 《避暑》 宋·赵汝鐩

炎赫无逃处,如何得雨来。
云生应有望,风卷又还开。
携簟寻池阁,倾醪注晚杯。
堆盘粲红颗,味不减棱梅。

88 《避寇海滨》 宋·林景熙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支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89 《莲花亭避暑》 宋·黄庚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
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90 《避暑次叶教授韵》 宋·杨公远

炎天无处涤烦心,拂拭苍坐顺茂林。
贪捻吟髭搜好句,不知日转已移阴。

91 《次宋省斋避暑》 宋·杨公远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
拂拂来清风,苍松间修竹。
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
念彼田舍翁。
桔槔声断续。
谁知汉阴老,抱瓮灌园谷。
雇我本无机,所原年谷熟。

92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唐·张籍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93 《相和歌辞·从军行》 唐·厉玄

边草早不春,剑花增泞尘。
广场收骥尾,清瀚怯龙鳞。
帆色已归越,松声厌避秦。
几时逢范蠡,处处是通津。

94 《琴曲歌辞·飞鸢操》 唐·刘禹锡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

乐府女子思念

95 《商洛山行怀古》 唐·张九龄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96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唐·骆宾王

闻君招隐地,仿佛武陵春。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崩查年祀积,幽草岁时新。
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

97 《感遇诗三十八首》 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98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唐诗三百首乐府写景

99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赴汝南行营》 唐·刘长卿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
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
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
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
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
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100 《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乐府忧国忧民战争讽刺

* 关于避处的诗词 描写避处的诗词 带有避处的诗词 包含避处的古诗词(6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