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声的诗词[唐代](407首)

41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唐·卢纶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
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
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
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

42 《送友人游蜀》 唐·李端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43 《雨中怨秋》 唐·杨凭

辞家远客怆秋风,千里寒云与断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濛濛。

44 《题台州隐静寺》 唐·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45 《题石瓮寺》 唐·王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
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46 《题石瓮寺》 唐·王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
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战争爱国抱负组诗

47 《早朝》 唐·杨巨源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
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
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殿回。
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48 《永安寺照上人房》 唐·欧阳詹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49 《送元上人归稽亭》 唐·刘禹锡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
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边疆狩猎忧虑

50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唐·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51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唐·刘禹锡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52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唐·刘禹锡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
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
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53 《大云寺二十韵》 唐·元稹

地胜宜台殿,山晴离垢氛。
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碧耀高楼瓦,赪飞半壁文。
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54 《春晓》 唐·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55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栉沐寄道友》 唐·白居易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56 《寄韬光禅师》 唐·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57 《访请上人》 唐·牟融

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
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
抚景吟行远,谈玄入悟深。
不能尘鞅脱,聊复一登临。

58 《夜泊润州江口》 唐·刘言史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59 《庐山独夜》 唐·徐凝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60 《送白舍人渡江》 唐·殷尧藩

晓发龙江第一程,诸公同济似登瀛。
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
横锁已沈王濬筏,投鞭难阻谢玄兵。
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

* 关于钟声的诗词 描写钟声的诗词 带有钟声的诗词 包含钟声的古诗词[唐代](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