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的诗词(2912首)

361 《咏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唐·崔峒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阑。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362 《寄静虚上人云》 唐·张南史

寒日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自武陵迷。
仿佛心疑处,高峰是会稽。

363 《长》 唐·王建

闭定不求生,烧却头花卸却筝。
病卧玉窗秋雨下,遥闻别院唤人声。

364 《秋夕宿石馆》 唐·丘丹

暝从石宿,摇落四岩空。
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
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
独卧不成寝,苍然想谢公。

365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洞》 唐·武元衡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关。

366 《和黄武相公诏还题石洞》 唐·赵宗儒

益部恩辉降,同荣汉相还。
韶芳满归路,轩骑出重关。
望日朝天阙,披云过蜀山。
更题风雅韵,永绝翠岩间。

367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中书相公》 唐·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368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之东)》 唐·韩愈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369 《出蜀》 唐·欧阳詹

北客今朝出蜀,翛然领得入时魂。
游人莫道归来易,三不曾闻古老言。

370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下…郑相公》 唐·吕温

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37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下…郑相公》 唐·吕温

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372 《出行》 唐·孟郊

长河悠悠去无极,百龄同此可叹息。
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
少年出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

373 《出东》 唐·孟郊

饿马骨亦耸,独驱出东
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
寒景不我为,疾走落平原。
眇默荒草行,恐惧夜魄翻。
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
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繁。

374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韦生,相子孙)》 唐·孟郊

才饱身自贵,巷荒岂贫。
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
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
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
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
对君何所得,归去觉情真。

375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寺》 唐·张籍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

376 箴》 唐·卢仝

贪残奸酗,狡佞讦愎,身之八杀。
背惠,恃己,狎不肖,妒贤能,命之四孽。
有是有此予敢辞,无是无此予之师,一日不见予心思。
思其人,惧其人。
其交其难,敢告于

写景

377 《自昌谷到洛后》 唐·李贺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
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中秋节月亮思乡

378 《赋得鱼登龙(用登字)》 唐·元稹

鱼贯终何益,龙在苦登。
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
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
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
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
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

379 《度寺》 唐·元稹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
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
翦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
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

380 《游石涧》 唐·白居易

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 关于门的诗词 描写门的诗词 带有门的诗词 包含门的古诗词(29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