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闲心的诗词[唐代](1324首)

281 《诣西山深师》 唐·韦应物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282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 唐·韦应物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283 《答畅参军》 唐·韦应物

秉笔振芳步,少年且吏游。
官闲高兴生,夜直河汉秋。
念与清赏遇,方抱沉疾忧。
嘉言忽见赠,良药同所瘳。

284 《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 唐·张谓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285 《湖上对酒行》 唐·张谓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286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唐·岑参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
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
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
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287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唐·岑参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288 《范公丛竹歌》 唐·岑参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289 《丘中春卧寄王子》 唐·岑参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290 《丘中春卧寄王子》 唐·岑参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春天饮酒抒怀感慨忧愤

291 《旅次灞亭》 唐·沈颂

闲琴开旅思,清夜有愁心。
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
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
言念待明发,东山幽意深。

咏史怀古

292 《留别毗陵诸公》 唐·李嘉祐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
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
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293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唐·李嘉祐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
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游记登高理想景点

294 《赠王八衢》 唐·李嘉祐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
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295 《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唐·李嘉祐

四年谪宦滞江城,未厌门前鄱水清。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
双鸥为底无心狎,白发从他绕鬓生。
惆怅闲眠临极浦,夕阳秋草不胜情。

写山写景

296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297 《题道虔上人竹房》 唐·李嘉祐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登高写景抒情

298 《题赠吴门邕上人》 唐·皇甫曾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299 《题赠吴门邕上人》 唐·皇甫曾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依依出虎溪。

300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唐·高适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
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

* 关于闲心的诗词 描写闲心的诗词 带有闲心的诗词 包含闲心的古诗词[唐代](13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