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愁的诗词[宋代](1346首)

41 《一萼红(寄弁阳翁)》 宋·李彭老

过蔷薇。
正风暄云淡,春去未多时。
古岸停桡,单衣试酒,满眼芳草斜晖。
故人老、经年赋别,灯晕里、相对夜何其。

42 《惜红衣(寄弁阳翁)》 宋·李莱老

笛送西泠,帆过杜曲。
昼阴芳绿。
门巷清风,还寻故人屋。
苍华发冷,笑瘦影、相看如竹。

43 《高阳台(落梅)》 宋·李莱老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
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
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
黯消凝。

44 《台城路(寄弁阳翁)》 宋·李莱老

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
井叶还惊,江莲乱落,弦月初生商素。
堂深几许。
渐爽入云帱,翠绡千缕。

45 《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 宋·柴望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
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
但朝朝、才雨又晴。
人生飘聚等浮萍。

赠别慰勉

46 《愁蕊香》 宋·陈允平

晚酌宜城酒暖。
玉软嫩红潮面。
醉中窈窕度娇眼。
不识愁深恨浅。
绣窗一缕香绒线。
系双燕。
海棠满地夕阳远。
明月笙歌别院。

47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
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中秋节月夜思念

48 《高阳台(陈君衡游未还,周公谨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 宋·王沂孙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49 《高阳台(送翠英)》 宋·蒋捷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
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
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
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

50 《高阳台(江阴道中有怀)》 宋·蒋捷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咏史怀古

51 《高阳台》 宋·张炎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52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 宋·张炎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
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53 《高阳台》 宋·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54 《菩萨蛮(春愁)》 宋·姚宽

斜阳山下明金碧。
画楼返照融春色。
睡起揭帘旌。
玉人蝉鬓轻。
无言空伫立。
花落东风急。
燕子引愁来。
眉心那得开。

55 《高阳台》 宋·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古诗三百首咏物牡丹思乡爱国

56 《菩萨蛮(春愁)》 宋·姚宽

斜阳山下明金碧。
画楼返照融春色。
睡起揭帘旌。
玉人蝉鬓轻。
无言空伫立。
花落东风急。
燕子引愁来。
眉心那得开。

江南水乡人生哲学

57 《齐天乐(重游番阳)》 宋·丁默

两株烟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驻。
小扇障尘,轻舆贴岸,谁料重行吟处。
流光暗度。
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

58 《高阳台》 宋·王亿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
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
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
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59 《无题·巫阳归梦融》 宋·杨亿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友人离别愁苦

60 《初报嘉阳除官还东湖有期喜而有作》 宋·陆游

塞上经秋几醉醒,羁愁减尽鬓边青。
烽传八诏登楼看,歌奏三巴忍泪听。
好语忽闻还印绶,归心先已绕林垧。
呼儿结束从今日,鹊语灯花故有灵。

写雨写景抒情

* 关于阳愁的诗词 描写阳愁的诗词 带有阳愁的诗词 包含阳愁的古诗词[宋代](13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