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然的诗词[唐代](261首)

101 《浔阳陶氏别业》 唐·刘昚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102 《寄李白》 唐·任华

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庐山,

103 《宿慧山寺》 唐·朱宿

古寺隐秋山,登攀度林樾。
悠然青莲界,此地尘境绝。
机闲任昼昏,虑澹知生灭。
微吹递遥泉,疏松对残月。

104 《谒李尊师》 唐·奚贾

万物返常性,惟道贵自然。
先生容其微,隐几为列仙。
炼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将知逍遥久,得道无岁年。

105 《桃源行送友》 唐·武元衡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通何时有。
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106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107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唐·权德舆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108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唐·权德舆

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户前。
浩歌抚长剑,临风泛清弦。
晴霜丽寒芜,微月露碧鲜。
杉梧韵幽籁,河汉明秋天。

109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唐·权德舆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
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110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唐·权德舆

南宫烟景浓,平视中南峰。
官闲似休沐,尽室来相从。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树老欲连云,竹深疑入洞。

111 《白太守行》 唐·刘禹锡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乐府写鸟规劝

112 《桃源行》 唐·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113 《赠毛仙翁》 唐·郑澣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
爰观绘事,似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

114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115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唐·吕温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
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
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
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116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唐·孟郊

岩谷不自胜,水木幽奇多。
朔风入空曲,泾流无大波。
迢递径难尽,参差势相罗。
雪霜有时洗,尘土无由和。

117 《旅次洛城东水亭》 唐·孟郊

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
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
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

118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 唐·孟郊

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
仙华凝四时,玉藓生数峰。
书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龙。
闲为气候肃,开作云雨浓。
洞隐谅非久,岩梦诚必通。
将缀文士集,贯就真珠丛。

119 《寄张籍》 唐·孟郊

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升。
黯然秋思来,走入志士膺。
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
清汉徒自朗,浊河终无澄。

120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唐·孟郊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 关于隐然的诗词 描写隐然的诗词 带有隐然的诗词 包含隐然的古诗词[唐代](2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