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下的诗词[唐代](695首)

81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唐·刘禹锡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82 《和钱侍郎甘露》 唐·孟郊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83 《和钱侍郎甘露》 唐·孟郊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重阳节登高饮酒典故

84 《王濬墓下作》 唐·李贺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85 《太平乐词二首(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进)》 唐·白居易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歌。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86 《早行林下》 唐·白居易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87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唐·白居易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88 《隋帝陵下》 唐·鲍溶

白露沾衣隋主宫,云亭月馆楚淮东。
盘龙楼舰浮冤水,雕锦帆幢使乱风。
长夜应怜桀何罪,告成合笑禹无功。
伤心近似骊山路,陵树无根秋草中。

89 《塞下曲》 唐·姚合

碛露黄云下,凝寒鼓不鸣。
战须移死地,军讳杀降兵。
印马秋遮虏,蒸沙夜筑城。
旧乡归不得,都尉负功名。

90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 唐·许浑

征夫天一涯,醉赠别吾诗。
雁迥参差远,龙多次第迟。
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
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

91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唐·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92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唐·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93 《夜思(以下续新添诗)》 唐·李商隐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
彩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
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写人宫廷生活组诗

94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唐·郑史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95 《题甘露寺》 唐·卢肇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96 《夜下湘中》 唐·马戴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97 《国学试风化下》 唐·薛能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
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
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
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98 《黄鹄下太液池》 唐·贾岛

高飞空外鹄,下向禁中池。
岸印行踪浅,波摇立影危。
来从千里岛,舞拂万年枝。
踉跄孤风起,裴回水沫移。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
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

99 《陕下投姚谏议》 唐·李频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100 《露》 唐·袁郊

湛湛腾空下碧霄,地卑湿处更偏饶。
菅茅丰草皆沾润,不道良田有旱苗。

* 关于露下的诗词 描写露下的诗词 带有露下的诗词 包含露下的古诗词[唐代](6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