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下的诗词[唐代](695首)

161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唐·刘长卿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162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唐·卢纶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163 《苏小小歌/苏小小墓》 唐·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古体怀人

164 《杂歌谣辞·步虚词》 唐·高骈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写周易。

165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 唐·许敬宗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

166 《古意六首》 唐·王绩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怀才不遇心理

167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唐·卢照邻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边塞爱国

168 《七日登乐游故墓》 唐·卢照邻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
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169 《山林休日田家》 唐·卢照邻

归休乘暇日,饁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170 《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七夕节秋天

171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唐·贺敱

商飙凝素籥,玄览贲黄图。
晓霜惊断雁,晨吹结栖乌。
寒花低岸菊,凉叶下庭梧。
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

172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 唐·魏元忠

大君敦宴赏,万乘下梁园。
酒助闲平乐,人沾雨露恩。
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
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173 《直中书省》 唐·韦承庆

清切凤凰池,扶疏鸡树枝。
唯应集鸾鹭,何为宿羁雌。
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
昆蚑皆含养,驽骀亦驱驰。

174 《谒禹庙》 唐·宋之问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175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176 《萱》 唐·李峤

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唐诗三百首写塔景点写景忧思

177 《鹤》 唐·李峤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

178 《萱》 唐·李峤

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179 《鹤》 唐·李峤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

180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唐·李峤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 关于露下的诗词 描写露下的诗词 带有露下的诗词 包含露下的古诗词[唐代](6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