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的诗词(1452首)

841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宋·方回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
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闠区。
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84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843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 宋·孙应时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844 《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 唐·顾况

城边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回换。
明月皎皎入华池,

845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846 《捣衣篇》 唐·刘希夷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847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唐·张说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848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刘长卿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849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唐·高适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
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
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850 《壮游》 唐·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851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唐·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852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唐·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853 《江南三台词四首》 唐·王建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854 《刘生诗》 唐·韩愈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
弃家如遗来远游,东走梁宋暨扬州。
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

中秋节月亮哲理

855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 唐·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856 《山枇杷》 唐·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泼血。
往年乘传过青山,正值山花好时节。
压枝凝艳已全开,映叶香苞才半裂。

857 《吴姬十首》 唐·薛能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偏怜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罗等舞衫。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858 《春愁》 唐·韩琮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859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
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
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860 《与曾季衡冥会诗》 唐·王丽真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 关于青少年的诗词 描写青少年的诗词 带有青少年的诗词 包含青少年的古诗词(14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