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的诗词(391首)

21 《了观师绣观赞》 宋·黄庭坚

六合内外,若有不观处。
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
了观观,自知金针落处。
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22 《三月二十日闻德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 宋·陈与义

尘隔斗牛三月余,德再与万方初。
又蒙天地宽今岁,且扫轩窗读我书。
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
零陵併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莫疏。

23 《治平寺清堂》 宋·洪咨夔

普门以眼听,观以耳观。
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
瞎却观耳,聋却普门眼。
万法本来空,蒙头都不管。

24 《登清堂访介庵壁间留题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长》 宋·赵蕃

十日溪行雨雾深,晓晴催我强登临。
壁间变灭龙蛇字,海内流传金玉
欲为废兴聊下语,不堪山水感人心。
何时遂此扁舟志,占断鸥波得细吟。

25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节悲壮可》 宋·王炎

有孙有孙未冠巾,颀颀状貌如成人。
谓其长大习诗礼,他年可望高吾门。
岂期一旦舍我去,白首老翁徒痛心。
呜呼六歌调急,独坐吞声襟袖湿。

26 《伯夔酬诗相奖感而次韵却寄不自禁哀之发越》 近代·陈三立

自挈哀殉鼓盆,只余骸骨块然存。
燎原日愿同灰烬,灵窟天留照泪痕。
为奏咸韶如有悟,终侪培塿不能尊。
吟声出海迎湖舸,圣处还期立脚根。

27 《绣观》 宋·章甫

蜀人多巧思,组绣用功深。
生绡三尺余,成此观世
慈悲欢喜容,如出旃檀林。
莲花随步武,缨络缦衣襟。

28 《观大士赞》 宋·释宗杲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29 《入定观赞》 宋·释宗杲

世间种种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30 《新淦陆伯仁过我钱塘逆旅中漫出诗篇辄蒙赏》 宋·曾丰

自从删变雅,谁复许离骚。
顾我知少,逢君着眼高。
江山成疾锢,笑语破愁牢。
勿浪相镌切,姑从痒处搔。

31 《知者诚希》 唐·韩愈

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32 《飞鸿响远》 唐·李体仁

漠漠微霜夕,翩翩出渚鸿。
清声流迥野,高韵入寥空。
旧质经寒塞,残响远风。
萦雪犹类网,避月尚疑弓。
弱羽虽能振,丹霄竟未通。
欲知多怨思,听取暮烟中。

33 《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耗,以诗代谢》 唐·吴融

退闲何事不忘机,况限溪云静掩扉。
马颊浪高鱼去少,鸡鸣关险雁来稀。
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复寄徽。

34 《笙磬同》 唐·无名氏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
激扬自彻,高下曲宜同。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讵间洪纤韵,能齐搏拊功。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35 《入蜀·万水千山》 唐·高骈

万水千山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
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乐府写景抒情山水组诗

36 《想车(兀令)》 宋·贺铸

盘马楼前风日好。
雪销尘扫。
楼上宫妆早。
认帘箔微开,一面嫣妍笑。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高中古诗婉约离别爱情写景惜别

37 《法曲献仙》 宋·方千里

庭叶飘寒,砌蛩催织,夜色迢迢难度。
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凄凉洞房朱户。
见凤枕羞孤另,相思洒红雨。
有谁语。

38 《题鼓吹续后》 明·瞿佑

《骚》、《选》亡来雅道穷,尚于律体见遗风。
平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此去末应无伯乐,后来当复有扬雄。
吟窗玩味韦编绝,举世宗唐恐未公。

39 《清亭憩暑》 宋·徐冲渊

水落石涧鸣,中含太古
安得微妙人,写入朱弦琴。
六月天不雨,赤日云无阴。
道人憩其侧,脱巾卧青林。
好风松上来,聊复披吾襟。
朱炎拆厚地,晴岚冒高岑。
愿分一勺泉,为民作甘霖。

40 《临江仙·南洋海岛观住》 元·山主

南洋海岛观住,清凉迥出尘寰。
迢迢幽邈隔关山。
潺潺急溜,无路见慈颜。
月照漫漫生瑞彩,风吹浩浩波旋。
洪流千里远人间。
浪漂云际,

* 关于音的诗词 描写音的诗词 带有音的诗词 包含音的古诗词(3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