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地的诗词[唐代](961首)

161 《相和歌辞·估客乐》 唐·元稹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乐府妇女思念

162 《相和歌辞·采菱行》 唐·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163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164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唐·鲍溶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
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
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165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唐·刘商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
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

166 《杂曲歌辞·悲哉行》 唐·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167 《杂曲歌辞·少年乐》 唐·李贺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168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抒情

169 《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唐·崔颢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170 《杂曲歌辞·游侠篇》 唐·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171 《杂曲歌辞·壮士行》 唐·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172 《杂曲歌辞·车遥遥》 唐·张祜

东方曨曨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
闺门半掩床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
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生活喜悦壮志

173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174 《杂歌谣辞·鸡鸣曲》 唐·李廓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
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
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175 《杂歌谣辞·步虚词》 唐·韦渠牟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
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
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
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

春江景色

176 《陇头水》 唐·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177 《释疾文三歌》 唐·卢照邻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178 《酬张少府柬之》 唐·卢照邻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
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
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
十年睽赏慰,万里隔招寻。

179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唐·张九龄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180 《使至广州》 唐·张九龄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 关于马地的诗词 描写马地的诗词 带有马地的诗词 包含马地的古诗词[唐代](9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