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低的诗词[宋代](980首)

841 《和楼恪斋自述》 宋·董嗣杲

碧树前林合,黄云百里迷。
月高溪水定,风逆漏签低。
列宿来花邑,凉秋入菊畦。
比闾回善誉,招得颂声齐。

842 《玉簪花》 宋·董嗣杲

石砌秋新展绿衣,绿衣凉矗嫩琼飞。
低抽叶面几丛矮,高丛花头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艳盛,坛边谁认堕翘非。
午风扫净青蝇止,还有清香眩落晖。

843 《越城步月不知子城已闭因托宿赵义斋宅》 宋·董嗣杲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
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
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
白面佳少年,塞途莫胜计。

844 《送谢安国归清江》 宋·王炎

轩冕喜而忧,山林静而閒。
宠辱皆妄事,请看槐梦安。
世人悟此少,低头缚微官。
足跌尚欲趋,翼倦不肯还。

845 《虎丘》 宋·陈藻

竹瘦门逾静,楼高山太低。
白烟青树走,细雨大江迷。
野水东西流,园蔬上下畦。
僧无城市去,岩有鬼神栖。

846 《谷城山下作》 宋·陈藻

远来便见两山睽,一大隆高一小低。
及到近看如合璧,壶公祗与谷城齐。

847 《早下蓬岭》 宋·陈藻

烟云深里日攀跻,岭上宵眠雨电低。
清晓携筇遵下路,高峰对面与胸齐。

848 《衡州三首》 宋·陶弼

秀邑八百里,古今题画难。
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
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
路尽祝融寺,江倾儿率滩。

849 《徐一之从智子行》 宋·项安世

有士才如此,流光驶若何。
笔端风雨快,胸次古今多。
止止杯中物,鸣鸣耳后歌。
低头聊小忍,唾手即高科。

850 《早行》 宋·张嵲

平湖望不极,天垂作周遭。
今朝春风暴,涟漪生微涛。
高杨明远村,黄花点青皋。
可验去人远,乌鸢低作巢。
老年无戏事,即此当游遨。
浮舟不知远,但觉白日高。
烟中何处寺,孤塔冠山椒。

851 《登楼》 宋·赵汝鐩

地卑梅雨湿,气压篆烟低。
熟是披襟处,高楼百尺梯。

852 《喜雨呈赵使君》 宋·刘黻

闰余五月即六月,一雨不来天欲裂。
邦侯赤心走群望,唤醒痴龙睡时节。
雷车凤驭相后先,甘霔连天声未歇。
茅檐静听老农语,今岁夐与他年别。

853 《瓜步阻风》 宋·孔武仲

昨日焚香谒圣母,青衫鞠躬如负弩。
但乞天开万里明,扫去浮云戢风雨。
谓宜言发即音报,岂知神不听我语。
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

854 《舍轿马而步》 宋·孔武仲

严风驾雪霜,吾轿颇温燠。
白日暖郊原,吾马快驰逐。
二者皆得用,翩如两黄鹄。
马骄倦提策,桥狭厌挛束。

855 《广津仓检视斛斗》 宋·孔武仲

长渠西来拟天汉,千里清阴绿杨岸。
高墉杰屋如屯云,碧瓦参差插天半。
小楼三尺偷晨光,山低堆积白与黄。
千艘一卸须臾了,江湖极目来帆墙。

856 《与谬开甫自淮南同行赴举相别二十五年复相遇》 宋·孔武仲

束书吾初走夷门,倾盖得君恨不早。
兰溪驻马复相逢,二纪飞驰如电埽。
惜君憔悴力不任,顾我沧浪发先皜。
忆昔同行气颇骄,青骢马快鞍鞯好。

857 《寄泸南子止兄》 宋·晁公溯

杖钺知何处,看云望欲迷。
真同阮南北,各寄蜀东西。
峡险水增急,楼高山为低。
春来日行乐,桃李想成蹊。

858 《送李仁甫被召》 宋·晁公溯

天王览万事,日昃坐承明。
甚思得奇才,指望中原平。
小吏与计偕,大夫招以旌。
结绶联翩来,屡闻开迩英。

859 《戏效连珠叠韵体》 宋·陈棣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
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
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
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860 《仲宣楼》 宋·陈杰

地大中原接,天低七泽浮。
山川元用武,离乱一登楼。
平远难为画,高寒易得秋。
无言双野鹜,相对抱清愁。

* 关于高低的诗词 描写高低的诗词 带有高低的诗词 包含高低的古诗词[宋代](9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