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作行的诗词[唐代](400首)

141 《金州冬月陪太守游池(一作林下对雪送僧归草堂寺)》 唐·无可

残腊雪纷纷,林间起送君。
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
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
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

唐诗三百首赞扬将士边塞战争生活

142 《寄青龙寺原上人(一作冬日寄僧友)》 唐·无可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143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唐·皎然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144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沈佺期诗)》 唐·广宣

南方归去再生天,内殿今年异昔年。
见辟乾坤新定位,看题日月更高悬。
行随车辇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自喜恩深陪侍从,两朝长在圣人前。

145 《偶作二首》 唐·贯休

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
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不知天地间,知者复是谁。

春天写草思归

146 《东阳夜怪诗(安智高病中自述二首)》 唐·佚名

拥褐藏名无定踪,流沙千里度衰容。
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老双峰。
为有阎浮珍重因,远离西国赴咸秦。
自从无力休行道,且作头陀不系身。

147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148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149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唐·李颀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

150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唐·高适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151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唐·高适

盛才膺命代,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神仙去华省,鹓鹭忆丹墀。
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

152 《江边四十韵(此后并江陵时作)》 唐·元稹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
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
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153 《高仆射》 唐·白居易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154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155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156 《汾阴后土祠作》 唐·李適

昔予读旧史,遍睹汉世君。
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
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
西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

157 《汾阴后土祠作》 唐·李適

昔予读旧史,遍睹汉世君。
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
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
西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

写花牡丹赞美眷恋

158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唐·元稹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
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
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159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唐·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160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寺庙写景抒情

* 关于高作行的诗词 描写高作行的诗词 带有高作行的诗词 包含高作行的古诗词[唐代](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