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和的诗词(193首)

41 《和郑元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 唐·白居易

勤苦成名后,优游得意间。
玉怜同匠琢,桂恨隔年攀。
山静豹难隐,谷幽莺暂还。
微吟诗引步,浅酌酒开颜。
门迥暮临水,窗深朝对山。
云衢日相待,莫误许身闲。

42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43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唐·白居易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
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
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

44 《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 唐·姚合

兼秩恩归第一流,时寻仙路向瀛洲。
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从来共结归山侣,今日多应独自休。

45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唐·张祜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寒食节写景秋千

46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唐·储嗣宗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47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唐·储嗣宗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48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 唐·储嗣宗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

49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小楼》 唐·储嗣宗

松杉风外乱山青,曲几焚香对石屏。
空忆去年春雨后,燕泥时污太玄经。

50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 唐·储嗣宗

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51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 唐·杜荀鹤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
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
且醉登楼客,重期出郭人。
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52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 唐·杜荀鹤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
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
且醉登楼客,重期出郭人。
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53 《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唐·徐铉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
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

54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唐·慧宣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登高写景怀古

55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 唐·慧宣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

56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唐·皎然

仁坊标绝境,廉守蹑高踪。
天晓才分刹,风传欲尽钟。
城中归路远,湖上碧山重。
水照千花界,云开七叶峰。
寒芳艾绶满,空翠白纶浓。
逸韵知难继,佳游恨不逢。
仍闻抚禅石,为我久从容。

57 《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 唐·皎然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
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
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58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唐·齐己

敢谓神仙手,多怀老比丘。
编联来鹿野,酬唱在龙楼。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

59 《高士咏·孙公和》 唐·吴筠

孙登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弹琴合天和,读易见象初。
终日无愠色,恬然在玄虚。
贻言诫叔夜,超迹安所如。

60 《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 宋·辛弃疾

西园买,谁载万金归。
多病胜游稀。
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
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

* 关于高和的诗词 描写高和的诗词 带有高和的诗词 包含高和的古诗词(1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