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帆的诗词[宋代](417首)

221 《别聂之美》 宋·司马光

客宦常漂泊,离怀徒自劳。
贫无衣换酒,空有涕沾袍。
木叶寒犹在,江潮暮更豪。
行舟远不见,赖有片帆高。

222 《送前巫山宰吴殿丞》 宋·欧阳修

俊域当年仰下风,天涯今日一◇同。
高文落笔妙天下,清论挥犀服坐中。
江上挂帆明月峡,云间谒帝紫微宫。
山城寂寞少嘉客,喜见琼枝慰病翁。

223 《巩县初见黄河》 宋·欧阳修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
山形迤逦若奔避,河益汹汹怒而詈。
舟师弭楫不以帆,顷刻奔过不及视。

224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 宋·欧阳修

解榻方欣待◇英,挂帆千里忽南征。
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
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
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

225 《和徐生假山》 宋·欧阳修

匠智无遗巧,天形极幽探。
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
颓垣不数尺,万嶮由心潜。
或开如断裂,或吐似谺谽。

226 《远游》 宋·周邦彦

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
苦嗟波涛窄,所至胶吾舟。
借问舟中人,流转何时休。
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

227 《黄鹤楼》 宋·贺铸

登真者谁子,昔有费公禕。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
此地少留憩,神标怅依依。
振裾谢尘浊,与尔方远违。

228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宋·梅尧臣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229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宋·梅尧臣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230 《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宋·梅尧臣

亭栏下望汉江水,浮绿无风写镜明。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

231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宋·梅尧臣

依依堤边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东风欲粉絮,相逐江上头。
正见鮆鱼来,贯条尾修修。

232 《九日次寿州》 宋·梅尧臣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破一舟。

233 《平山堂杂言》 宋·梅尧臣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234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宋·梅尧臣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235 《资道俾予赋试剑山诗马上承命作》 宋·晁说之

青山群若好,此山何清特。
如见孙登辈,高耸不可及。
山神亦喜我,轻风鸣马勒。
马上欲高哦,才窘开口涩。

236 《听罗讦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宋·王禹偁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
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
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237 《送朱九龄》 宋·王禹偁

吏隐不求贵,亲老不择禄。
之子有俊才,弱冠中正鹄。
弗坠先人业,何惭有道谷。
一命佐砀山,枳棘聊容足。

238 《无题二首》 宋·刘克庄

江北尘高战鼓酣,惜无赤壁顺风帆。
城池险固为楼百,郡邑萧条有户三。
明主依然劳圣虑,诸君岂得尚清谈。
呜呼颇牧不复作,谁与儿郎共苦甘。

239 《又和感旧四首》 宋·刘克庄

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
恩许乞身镜湖曲。
老难效命玉门关。
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
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240 《送子敬赴潮粹七言二首》 宋·刘克庄

历监三郡无殊渥,饱阅千帆奈逆风。
晋尚高谈重方外,汉称半刺曰治中。
不惟守听廉丞语,所至民歌别驾功。
他日潮人感遗爱,祠槎溪老又祠公。

* 关于高帆的诗词 描写高帆的诗词 带有高帆的诗词 包含高帆的古诗词[宋代](4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