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映的诗词(971首)

761 《路中对月》 宋·曾巩

山川困游人,而不断归梦。
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驱人身,扰扰逐群动。
乡思须暂忘,世事哪止重。

762 《酬柳国博》 宋·曾巩

行止恂恂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

763 《喜寒》 宋·曾巩

纯阳四时行,无复气节劲。
日火相吐吞,乾离力还并。
玄冥失所安,恇怯擅操柄。
我行东南野,愦愦若酣醟。

764 《句》 宋·张舜民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

765 《题卧屏十八花·苣霜》 宋·葛立方

密叶高丛傲岁寒,殷红腻绿映江干。
沉香亭畔无消息,赖有霜前秋牡丹。

766 《次韵赵仲绩久雨夜坐有感二首》 宋·韩元吉

春云黯黯未成晴,落尽缃桃见紫荆。
薄宦驰驱双鬓改,流年荏苒寸心惊。
幽花映水浅深色,啼鸟穿林高下声。
几许风光欠行乐,夜寒和雨听残更。

767 《雪中从邢怀正乞酒》 宋·韩元吉

櫑具高拄颊,风尘客长安。
长安不宜客,负暮仍苦寒。
夜闻阴风喧,晓看雪漫漫。
天公非恶劚,笑我貂裘单。

768 《昔游诗 其九》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769 《昔游诗》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770 《木犀古风》 宋·刘子翚

化工吝幽香,斑斑被花木。
氤氲寒岩桂,高韵盖群馥。
无人尽日芳,守志何幽独。
士介耻求知,女贞惭自鬻。

771 《建康六感·陈》 宋·刘子翚

悲风啸荒垣,歌断庭花曲。
璧月夜沈辉,琼树春销馥。
效圻游从盛,想像犹经目。
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772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宋·王之道

三日春霖发土毛,道傍芳草半人高。
马头问是棠梨市,一片梨花映小桃。

773 《哀汤与立父》 宋·王之道

一门今七世,谁复似君家。
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
叔子今何在,魂应到马牙。

774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宋·王之道

瑶林交映出风尘,便觉寒门气象新。
莫讶窗前群噪鹊,须怜江上有归人。
抛砖已喜来荆璞,斲垩无劳运郢斤。
坐拥红金饶大嚼,一时高会幕中宾。

775 《雪晴三首》 宋·王之道

气暾寒日晓,光照远山晴。
邹谷有春意,袁门闻履声。
映书何自苦,炙背不妨清。
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

776 《次韵寄荀晋仲简陈夫子》 宋·王之道

二老亭亭双属玉,交映霜余半溪绿。
才高一世妙言语,落笔珠玑烂盈掬。
时来钓叟为三公,傅岩莘野谁雌雄。
纷纷俗态任冷暖,风云早晚腾蛟龙。

777 《次韵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温。
永怀经年别,及此春日暄。
幽閒谁与娱,依依映丘樊。
计台二三友,才高工拨繁。

778 《题黄梅驿舍壁间》 宋·王之道

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
清风鸣翠篠,疏雨湿红榴。
古驿苔封砌,芒城柳映楼。
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

779 《一经堂为王亦颜题》 宋·王之道

我生非我有,天地暂委形。
谛观子若孙,相值如浮萍。
崔昭与李兼,甚矣愚不灵。
积钱遗芸窟,转手还星星。

780 《白莲池》 宋·王之道

白莲如玉人,高洁谢脂泽。
圆荷作翠盖,掩映秋水碧。
小亭日相对,无言倚轻策。

* 关于高映的诗词 描写高映的诗词 带有高映的诗词 包含高映的古诗词(9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