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烧的诗词[宋代](271首)

161 《径山》 宋·晁补之

盘崖绕壑步步高,仆痡马乏游人劳。
五峰崛起干云霄,众山奔走争来朝。
我行直欲犯星杓,意彻绝顶才山腰。
松间鸟语如我招,仰见白塔当林梢。

162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 宋·寇准

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
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
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
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怀沙。

163 《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 宋·寇准

人生苦远游,多是悲登眺。
况复念三闾,遗踪良可吊。
道直出章华,才高逐边徼。
冤声喷夜江,愁色迷烟峤。

164 《访琳老题溪上小轩》 宋·毛滂

小槛閒风物,高僧秀肺肠。
隔溪通竹色,开户纳山光。
拨雪晨蔬瘦,烧松午茗香。
渊明归赋急,聊复此徜徉。

165 《送叔延判官》 宋·曾巩

北风吹空雪花冷,平铺云涛冒峰顶。
江长水阔飞鸟绝,沙树参差动波影。
君子从戎碧油下,绿发青瞳笏袍整。
大马高车府中罢,一船沿流背丁丙。

166 《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宋·韩元吉

高文不试紫云楼,犹得声名动九州。
金马渐登难避世,蓬莱已近却回舟。
烧城赤口知何事,许国丹心惜未酬。
归卧镜湖聊洗眼,雨余万壑正争流。

167 《论俗十二首》 宋·刘子翚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168 《胡儿莫窥江》 宋·刘子翚

胡儿莫窥江,长江限绝吴楚间。
惊涛骇浪如连山,鲸鲵出没含戈鋋,汝不顾死争相先。
鸣髇不响突骑闲,

169 《胡明仲潭溪三日饮》 宋·刘子翚

潭溪梧竹堆,无地浮高荫。
暑中犹未佳,袒膊俯清深。
急雨翳幽芬,空山落啼鵀。
村醪得旧烧,时果出寒沈。

170 《贾魏公府》 宋·汪元量

重门犹钉旧桃牌,惆怅行人去不回。
万种好花环曲径,一泓流水绕香阶。
高台已见胡羊走,乔木惟闻蜀鸟哀。
檐外竹梅森似束,邻翁时剪作烧柴。

171 《重访草堂》 宋·汪元量

放櫂花豀去,重来访草堂。
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
野暂棕高下,山墙竹短长。
槁梧含古色,瘦菊减清香。

172 《商山庙》 宋·汪元量

蹇柏枯松枕庙门,独瞻遗像酹清尊。
紫芝奕奕浮香气,碧草纤纤没烧痕。
羽翼已成犹有说,腹心相视更何言。
高歌一曲归来隐,静看山禽哺子孙。

173 《读李鹤田钱塘百咏》 宋·汪元量

南浦亭边话别时,扁舟东下浙江湄。
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
五陵佳气飞扬尽,泪洒西风两鬓丝。

174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 宋·王之道

深院重帘数尺墙,对花可必竟烧香。
九龄风度高难挹,举世纷纷漫笏囊。

175 《和富公权送行诗韵》 宋·王之道

叨尘四十年,静计所得禄。
十分才二三,清饿似饥鹄。
中昨守义扬,一时苦穷促。
忽闻柏台长,表苈彻聪目。

176 《答贺中道灯夕见诒》 宋·韩维

春风揭屋沙激窗,兀然孤坐如植杠。
酒昏雨眸涩不视,案上书策徒摐摐。
独待高篇恣哦咏,顿觉精锐还躯腔。
前时官家不禁夜,九衢艳艳烧明釭。

177 《迫晚风雪出省咏张公达红梅之句》 宋·郑獬

雪花障路飞,飘湿红杏鞯。
归马碧蹄疾,踏破白玉田。
揽辔独长想,物境真可怜。
朝绂未挂身,豪逸倚少年。

178 《雷震》 宋·郑獬

四月老阳尽,蛰雷方发声。
七月连大雨,碾天三日鸣。
夜或发狂震,卧者皆起惊。
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

179 《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 宋·吴则礼

诸方妙手嗟谁何,旧闻江东卜头陀。
即今世上称绝伦,只数钱塘陈道人。
宣和日试龙焙香,独以胜韵媚君王。
平生底处虀盐眼,饱识斓斑翰林碗。

180 《过八叠山》 宋·陈造

路入于平舒倦眼,襄阳佳处亦班班。
烧香岘好思三岘,八叠山高似万山。
喜此经行无雨阻,向来游览坐天悭。
山灵定笑贵野鹜,默遣归求邦域间。

* 关于高烧的诗词 描写高烧的诗词 带有高烧的诗词 包含高烧的古诗词[宋代](2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