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势的诗词[宋代](436首)

1 《七星杉》 宋·陈肃

峭石七星杉,凌云势森耸。
月照林影寒,风起龙势动。
高低松桧枝,环如众星拱。

2 《别故人》 宋·郑思肖

拍马又登程,余酣尚未醒。
曙蟾消淡白,秋汉覆空青。
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
飘零毋感欢,天地亦浮萍。

3 《惜奴娇·显焕明霞》 宋·巫山神女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
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
大帝起。
玉女金童遍侍。

4 《白石山》 宋·张志道

山似游龙势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阍。
峰峦常带烟霞色,洞穴浑无斧凿痕。

5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卫宗武

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

6 《长至日书》 宋·方回

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严凝地底温。
能几蟾蜍圆月魄,即须霹雳起雷门。
知时久偃蛟龙势,养气深培草木根。
表里阳和见天道,梅花别是一乾坤。

7 《游酆都观二首》 宋·郭印

仙籍平都化,今晨喜一过。
彩云空洞穴,古木上藤萝。
龙势山盘转,禽声日咏歌。
我来思际遇,亭下久婆娑。

8 《竹云》 宋·释绍昙

春锦千绷玉万竿,岚光翠裛渭川寒。
油然已作从龙势,只恐仙陂化蛰难。

9 《水龙吟(金陵作)》 宋·杨冠卿

渡江天马龙飞,翠华小驻兴王地。
石城钟阜,雄依天堑,鼎安神器。
鳷鹊楼高,建章宫阔,玉绳低坠。
望郁葱佳气,非烟非雾,方呈瑞、璇霄际。

10 《蜕龙洞》 宋·陈珏

潜虬成穴古危岑,曾为编氓霈旱霖。
石怪自留千载迹,泥蟠难驻九天心。
老松犹学拿云势,群籁浑惊动地吟。
潇洒禅关连胜概,追游谁不快烦襟。

11 《悼色龙府君》 宋·卷刚中

自古英豪在钓耕,先生传后岂其卿。
笔端不合穷天巧,名下须还缺势荣。
已见春风称世梦,所留贤子是家声。
细吟絮早梅迟句,何恨九原青草生。

12 《龙沙》 宋·潘兴嗣

五陵无限人,密视龙沙记。
龙沙虽未合,气象已灵异。
昔时蛟龙湫,半作桑麻地。
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

13 《龙潭偈》 宋·释定光

天风毗地势,地水转势头。
沙石立来堆,水心主巨州。

14 《次季和宿龙泉寺遇雪韵》 宋·孙应求

舣岩投僧话,驱迎势若归。
林峦穷胜处,楼阁尽恽飞。
本谓身还舍,何期雪拥扉。
莫嫌行复住,世事合随机。

15 《闻龙学平昔曾游川西湖有诗以寄之》 宋·张徽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
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藓青。
芦福园林僧杳渺,撷芳洲渚妓娉婷。
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16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宋·苏轼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17 《游龙瑞官次程公韵》 宋·秦观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
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监中开。
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18 《蟠龙瀑布》 宋·陆游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19 《龙挂》 宋·陆游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
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

20 《题龙舜臣逊志斋》 宋·杨万里

龙子辛勤莳纸田,少年笔势已翩翩。
欲知圣处真消息,不是原夫一两联。

* 关于龙势的诗词 描写龙势的诗词 带有龙势的诗词 包含龙势的古诗词[宋代](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