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骨的诗词[宋代](623首)

221 《书韩干牧马图》 宋·苏轼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皇aa9。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

222 《留题石经院三首》 宋·苏轼

葱蒨门前路,行穿翠密中。
却来堂上看,岩谷意无穷。
夭矫庭中桧,枯枝鹊踏消。
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223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 宋·苏轼

鹅溪清丝清如冰,上有千岁交枝藤。
藤生谷底饱风雪,岁晚忽作龙蛇升。
嗟我虽为老侍従,骨寒只爱布与缯。
床头锦衾未还客,坐觉芒刺在背膺。

224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宋·苏轼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
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
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225 《辨道歌》 宋·苏轼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
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

226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 宋·苏轼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227 《送渊师归径山》 宋·苏轼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
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
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

228 《柏石图诗》 宋·苏轼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死。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扎烡壤,成坏几何耳。

229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宋·苏轼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公外荣。

230 《书*公诗后》 宋·苏轼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231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 宋·苏轼

夭矫庭中桧,枯枝鹊踏消。
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

232 《孤山二咏(并引)》 宋·苏轼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233 《书黁公诗后(并叙)》 宋·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234 《柏石图诗(并叙)》 宋·苏轼

陈公弼家藏《柏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
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

235 《柏堂》 宋·苏轼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236 《寄慎伯筠》 宋·王安石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踏倒青天低。
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夸和。
雷公诉帝喘欲吹,咸恐声名塞天破。

237 《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宋·戴复古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238 《留守参政大资范公余同年进士往岁帅桂林题刻》 宋·戴复古

宣政喜边功,隆兑筑州县。
程公自名岩,刻石记所建。
得既不偿费,中兴弃不缮。
诞谩磨崖辞,当日妄夸衒。

239 《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 宋·范成大

世间尤物美恶并,江乡未用夸吴羹。
清宫洞房寒热媒,深山大泽龙蛇生。
胡夷信美胎杀气,不奈吴儿苦知味。
杨花欲动荻芽肥,污手死心摇食指。

240 《余杭初出陆》 宋·范成大

村媪群观笑老翁,宦途何处苦龙钟?
霜毛瘦骨尤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

* 关于龙骨的诗词 描写龙骨的诗词 带有龙骨的诗词 包含龙骨的古诗词[宋代](6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