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的诗词(共2834首)

2521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花间预想到家时,笋蕨堆盘荐酒卮。
点检儿童参小学,招呼朋友说新诗。

2522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野桃篱落鹊双鸣,春晓微寒放嫩嫩晴。
汛扫松楸家已近,犹余七日是清明。

2523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剪紵衫。
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家蚕。

2524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夜寒如觉有猿吟,积翠重苍万壑深。
下水轻舟弦脱箭,盘山细路线穿针。

2525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晚风微劲喜新晴,夜半船窗漏月明。
卧看孤篷摇水影,悠然枕上一诗成。

2526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水杨梢上欲绵飞,犹觉春寒未解围。
为怕江风吹客梦,船篷缺处塞蓑衣。

2527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乘时盗贼起风尘,战血苔痕几度春。
古庙仅能存大树,荒山犹自少行人。

2528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立岸儿童看客过,人烟近处放牛多。
万株漫自栽桑柘,一缕何曾织绮罗。

2529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

2530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今日见此山,明日见此山。
有时或不见,乃在云雾间。
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艰。
阴晦待其晴,山色终当还。
俗诮勿与竞,誓死保此间。

2531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正始有遗音,衣冠落东南。
典午赖群贤,历年百有三。
吾闻运甓人,功与王谢参。
晦俭佐宋齐,卖国尔乃甘。
陶氏独有孙,饥死终无惭。

2532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问休以见之,老菊耐霜霰。
尚欲招祖谢,岂不鄙湛羡。
市朝纷屠剥,禄位甘苟贱。
高举能免此,学陶亦云善。

2533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土衡怒鬼子,仲氏不谓然。
云间对日下,此语亦浅旃。
丈夫贵有立,声名动万年。
青蝇能肆污,白璧讵改妍。
君但满酌我,一笑吞青天。

2534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不谓予坦率,即谓予缪悠。
冷官尚难为,热官何可求。
寂寂雀罗门,无复车前驺。
但恐严光足,终胜张禹头。
客来且一觞,十觞未遽休。

2535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
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

2536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移石甃缺路,折竹樊疏篱。
檐间见一蛛,悬身堕长丝。
随风有所罥,罗络纵横施。
胸中密经纬,似不过一饥。
用意乐许恶,何待网成时。

2537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篆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2538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生者不聊生,死者已鬼录。
死视生或优,冥默谢耻辱。
侧闻田野间,十人九饥腹。
奈何值狼贪,尚欲肆荼毒。
客去醉眼冷,独坐数残菊。

2539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宋·方回

九日已过一,嘉菊无人采。
晴轩醉余芳,赖有我辈在。
胸着酒斗许,意阔浩如海。
谁能起九原,共与推千载。
儿女较唇舌,我岂尔能凂。

2540 《夜雨》 宋·方回

树与山同黑,声喧瓦欲飞。
雷行无蚓喙,电起更萤辉。
小市收灯早,荒城击檄稀。
平生听雨意,终恐壮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