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诗词(共271首)

李端简介

李端头像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141 《宿瓜洲寄柳中庸》 唐·李端

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
月魄正出海,雁行斜上云。
寒潮来滟滟,秋叶下纷纷。
便送江东去,徘徊只待君。

母亲离别

142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唐·李端

太傅怜群从,门人亦贱回。
入官先爱子,赐酒许同杯。
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143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唐·李端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
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

咏物

144 《单推官厅前双桐咏》 唐·李端

封植因高兴,孤贞契素期。
由来得地早,何事结花迟。
叶重凝烟后,条寒过雨时。
还同李家树,争赋角弓诗。

145 《送夏侯审游蜀》 唐·李端

西望烟绵树,愁君上蜀时。
同林息商客,隔栈见罛师。
石滑羊肠险,山空杜宇悲。
琴心正幽怨,莫奏凤凰诗。

146 《送黎少府赴阳翟》 唐·李端

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
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
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
不嫌鸣吠客,愿用百年身。

147 《送元晟归江东旧居》 唐·李端

泽国舟车接,关门雨雪乖。
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
讲易居山寺,论诗到郡斋。
蒋家人暂别,三路草连阶。

148 《送友人宰湘阴》 唐·李端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
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
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
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149 《送何兆下第还蜀》 唐·李端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
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150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 唐·李端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
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
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
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151 《送成都韦丞还蜀》 唐·李端

蜀门云树合,高栈有猿愁。
驱传加新命,之官向旧游。
晨装逢酒雨,夜梦见刀州。
远别长相忆,当年莫滞留。

152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唐·李端

闻说漳滨卧,题诗怨岁华。
求医主高手,报疾到贫家。
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153 《送张少府赴夏县》 唐·李端

虽为州县职,还欲抱琴过。
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
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
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袴歌。

154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唐·李端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
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
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
应是田□□,玄成许尔游。

155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唐·李端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
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
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156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唐·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泪沾巾。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长作客,多病浅谋身。
台阁旧亲友,谁曾见苦辛。

157 《晓发瓜州》 唐·李端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
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
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158 《归山居寄钱起》 唐·李端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159 《晚夏闻蝉寄广文(一作郎士元诗)》 唐·李端

昨日莺啭声,今朝蝉忽鸣。
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
因垂数行泪,书报十年兄。

160 《卧病寄阎寀》 唐·李端

病中贪好景,强步出幽居。
紫葛垂山径,黄花绕野渠。
荒林飞老鹤,败堰过游鱼。
纵忆同年友,无人可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