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的诗词(共297首)

汪莘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101 《壬子岁云峰写望》 宋·汪莘

西极层云最上层,碧云峰著白云楞。
六龙顶佩斜阳下,恰似青纱一点灯。

102 《壬戌岁春怀》 宋·汪莘

病起南皋二月时,镜中樗散鬓成丝。
不因雀噪檐间树,春雪春晴总不知。
抱疾衡门与药亲,苦无筋力尚精神。
东风日夜开桃李,不为人间失意人。

103 《潘别驾自祁门回》 宋·汪莘

白马嘶风入紫阳,使君一笑列壶觞。
秋原是处堪图画,豆子花红稻半黄。

104 《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 宋·汪莘

别驾寄我新时章,赏花须赏花中王。
我诵此诗欲大叫,山川灵气未始亡。
忆昔少年健如虎,两脚不住寻奇芳。
何曾着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

105 《孟秋朔日天台刘允叔和叔乡人陈思敬饯饮钱塘》 宋·汪莘

西湖日日可寻芳,楼上凭栏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万朵,作他贫女嫁衣裳。

106 《陋居五咏·景风院》 宋·汪莘

昔年浮丘人,池舘藏一丘。
天门骑鹿仙,浩气压女牛。
曷来木正落,歌动林塘幽。
至今五月花,憔悴因郎羞。
底处牵白犊,超然对清流。
景风故随车,为我回凉秋。

107 《陋居五咏·将径》 宋·汪莘

穿渠带幽径,列竹依清流。
中有好鸟鸣,暮锁星辰稠。
北风搅雪花,更觉龙凤遒。
东皇怜岁寒,丹白如飞浮。
细履或得得,长歌亦悠悠。
顾我悲蒋卿,何以致羊裘。

108 《陋居五咏·池馆》 宋·汪莘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卢橘冬已花,日出黄蜂飞。
爱此禅房幽,不踏市朝机。
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
彼苍不可会,青山又斜晖。

109 《击鼓行》 宋·汪莘

柳塘有狂士,酒阑好击鼓。
殷出黄金骨裹泪,掺出白玉心中苦。
此苦知为何人家,寒宵心事乱如麻。
岑牟肯戴红槿帽,蹀足不数渔阳挝。

110 《怀朱晦庵先生》 宋·汪莘

道在羲皇孰断金,至人出处合天心。
青山白云有生路,流水落花无足音。
世外太古日色静,洞中一片春风深。
自怜晚辈服膺久,亦许杖屦来相寻。

111 《感白发》 宋·汪莘

一枕黄粱梦欲残,死生大海浪漫漫。
鬓边白发休除却,时向窗前把镜看。

112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
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
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
天亦若忌我,我自梦裹知其天。

113 《访吴安抚竹洲》 宋·汪莘

忆昔见公十载前,知公即日图凌烟。
而今见公十载后,岂意翻为竹洲叟。
黄金照白天门开,夜叉安得生风雷。
龙文虎脊君当取,有才不用当谁哉。
中原寝庙无消息,塞上无人能杀贼。
君王此志二十秋,四海看君闲不得。

114 《访汤粹》 宋·汪莘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115 《泛小舟入莲荡微雨即事》 宋·汪莘

水光如锦叶如烟,微雨相从到洞天。
翠盖红妆无处避,一时挨入木兰船。

116 《到高亭山望南北高峰》 宋·汪莘

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
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

117 《除日寄黟山周尊师》 宋·汪莘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118 《重阳赵使君惠酒》 宋·汪莘

何尝自觅王弘酒,颇酒曾麾道济梁。
处士固应高一着,江州太守味尤长。

119 《真直院招饮道山群玉堂自陈秘监而下凡八人坐》 宋·汪莘

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
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120 《赠祁门不老山高法师》 宋·汪莘

鳌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
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
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