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共3159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541 《除夜宿洺州》 唐·白居易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
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2542 《留别吴七正字》 唐·白居易

成名共记甲科上,署吏同登芸阁间。
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2543 《叹发落》 唐·白居易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2544 《社日关路作》 唐·白居易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2545 《送文畅上人东游》 唐·白居易

得道即无著,随缘西复东。
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
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

2546 《长安送柳大东归》 唐·白居易

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
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2547 《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唐·白居易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沉。
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
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

2548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 唐·白居易

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
集贤雠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2549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 唐·白居易

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
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唐诗三百首应制

2550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 唐·白居易

文略也从牵吏役,质夫何故恋嚣尘。
始知解爱山中宿,千万人中无一人。

2551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唐·白居易

今年到时夏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
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2552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 唐·白居易

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
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2553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唐·白居易

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蹋花行独惜春。
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2554 《醉中归盩厔》 唐·白居易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2555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三月二十日别)》 唐·白居易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
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2556 《宿杨家》 唐·白居易

杨氏弟兄俱醉卧,披衣独起下高斋。
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

2557 《县南花下醉中留刘五》 唐·白居易

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
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

2558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唐·白居易

自怜幽会心期阻,复愧嘉招书信频。
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

2559 《戏题新栽蔷薇(时尉盩厔)》 唐·白居易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2560 《别韦苏州》 唐·白居易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