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共3159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741 《烹葵》 唐·白居易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2742 《登香炉峰顶》 唐·白居易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2743 《白云期(黄石岩下作)》 唐·白居易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2744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唐·白居易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
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
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
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2745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唐·白居易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2746 《招东邻》 唐·白居易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2747 《过李生》 唐·白居易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2748 《栽杉》 唐·白居易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揭露讽刺

2749 《闻早莺》 唐·白居易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2750 《岁暮》 唐·白居易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2751 《出山吟》 唐·白居易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
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2752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2753 《咏怀》 唐·白居易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2754 《春寝》 唐·白居易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
气熏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
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
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2755 《晚望》 唐·白居易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唐诗三百首怨情

2756 《约心》 唐·白居易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
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斋上,熏然负暄卧。
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
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哲理

2757 《北亭独宿》 唐·白居易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2758 《读谢灵运诗》 唐·白居易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2759 《官舍内新凿小池》 唐·白居易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2760 《答故人》 唐·白居易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
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
答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