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造句

“古籍”的解释

古籍[gǔ jí] 古籍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概述图片来源)
用“古籍”造句 第11组

101、于是,刘亦凡便开始了深居浅出,除了会去古籍馆,几近失踪。

102、此外还有商务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古籍

103、博古斋的一套线装古籍“百衲本二十四史”以18万元的高价被读者购走,创造了上海书展零售的单笔交易最高纪录。

104、其中是不少已经失传的古籍,或者未经乾隆制《四库全书》整理、窜改的孤本。

105、古籍材料从甲骨、石头、竹木、绵帛到后来的纸张,其装订形式也从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而至后来普遍流行的线装。

106、古籍《尚书·尧典》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107、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108、民国时期大文人里,鲁迅、郑振铎也是古籍大藏家,1933年两人曾一南一北,合作编印了《北平笺谱》。

109、寺内共藏有古籍经书2万8千多册,其中657册极其珍贵的“血经”与“陶塔”、“雕版”并称为涌泉寺“三宝”。

110、除了经常参加各大公司的拍卖会,比如上海嘉泰、北京海王村每年春秋两季的文玩古籍善本拍卖专场,还要经常跑跑文庙、豫园等地摊去淘宝。

用“古籍”造句 第12组

111、除了相关的古籍如《后汉书》、《论衡》、《五杂组》等记述之外,考古发现,秦之前文物中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112、据介绍,此书为“崇兰馆”收藏日式装帧形式的原托裱工古籍,面封为日本皮纸,但大致保存完好,品相上乘,只是散见虫蛀和局部残损。

113、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孙建坤已经做到了“从吾所好”,熟读古籍,并受到多名教授一致认可。

114、其馆藏目前已达到八万余册,分列为古籍文献、民国文献、地方文献、现代文献四大类。

115、原来他是一家外企的出纳,修道之事只是一点爱好,他从家传的一本古籍里得知了些风水秘术,由于人很热心,经常帮人看风水,选阴宅。

116、今后,这里将陆续展出珍贵藏品,包括碑刻、钟架、古籍、陈设等。

117、而对异本的研究,将为我国“写本学”的开创提供大批新鲜资料,打破我国古籍研究“版本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对古代学术源流的研究提供新的进路。

118、自古迄今,多少英雄豪杰都栽在了金钱上,曹端能信守诺言吗?不必再打开古籍照录琐事,只要看看曹端的后事就一清二楚。

119、古代做印谱比普通古籍难许多,古籍只要刻好版就可以大量印刷,但印谱刻版后还要把印章一个个打上去,有些还要拓边款,工程量很大,只得“限量发行”。

120、“以前都是线装木刻的雕版,1921年开始辑印《四部备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用现代排版技术排出来的古籍

用“古籍”造句 第13组

121、清代古籍所占比例比较大,如第160号拍卖品是清康熙时期著名大才子纳兰性德通志堂刊印的宋朝人林希逸所撰《鬳斋考工记解》。

122、以此为契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宋会要辑稿》的协议。

123、对此《史记》、《国语·越语》、《越绝书》、《吴越春秋》虽无明确记载,但从其他古籍中却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和有益的线索。

124、关于成立古籍整理出版小组一事,前承慨允参加,至深感荷。

125、桃花片瓣飞,青竹杨木前,一位俊秀少年,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囊萤映雪阅尽万千古籍,孜孜不倦参破大道三千……

126、打开这些本子,笔者看到了三色笔抄写的古籍

127、他极目远眺之时,为殷秘书手势所牵动,记起了任四弟谈过筹建民族宫时他作为满族的一员,曾向这里捐献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古籍,其中一些还是海内的孤本。

128、《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寒柳堂集》中《寅恪先生诗存》第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29、是一本古籍,卖到书铺之中能值不少钱。

130、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明生读到了一本记载万安人物的古籍,觉得很宝贵,一个编写万安人物志的大胆想法顿时在他脑海里萌生。

用“古籍”造句 第14组

131、为了检阅方便,古籍的“书根”即下端的切口部分,往往写有书名、卷次和册数。

132、河南省通志馆所藏古籍8000册被敌掠走。

133、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综合性丛书,是清代乾隆年简编的《四库全书》,收编古籍达三干四百六十一种,其中有不少罕见的旧刻和旧钞本。

134、在经营当中,高波不断地查阅各种古籍资料,追溯海南黄花梨、海南沉香、海南降真香等文玩历史故事,愈发被海南黄花梨等文玩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135、正月初四、初五、初六,在博物馆国韵学堂小教室,未成年人观众将会体验到“古籍制作”——学习古代书籍的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装订技法。

136、上自三皇五帝,春秋战国,下至陈胜吴广,楚汉相争,那堆积如山的古籍,足够他白首穷经,研究到老,到死的。

137、图书馆有8万册藏书,百衲本《廿四史》、《九通全书》、《续藏经》、《四部丛刊》等许多珍贵古籍均是捐献而来。

138、他勤于读书,购有大量的古籍珍本,其中有半堵墙高的二十四史,有各种兵法,有影印的藏经碑铭,有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籍。

139、为充分保留古籍书原有的特色,何老在抄写中文字字形、句读、双行夹批、眉批时,均注意与原版本雷同。

140、这一年号取自中国古籍《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随着皇权的确立,国家神道被前所未有的强化。

用“古籍”造句 第15组

141、近年这类古籍的标点重排本日渐流行,但质量却高下有别。

142、《四部备要》是中华书局辑印的另一部著名丛书,分5集,收书336种,大部分是古籍中极为重要的著作,所据多为清代学者整理过的本子,用仿宋铅字排印。

143、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都有对鹏鸟的记载,甚至不少古籍中以确凿不移的笔调称鹏鸟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像传说中那般大到几千里。

144、精致之美,怀缅了古书历经百年递嬗的艰难历史;韦力对十本珍藏古籍内容、版本递传、背后故事的解说,配以大量精美的古书照片,内容严谨详实而雅趣盎然。

145、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这些冰冻在古籍中的汉字骤然活跃起来,像新潮热词一样被网友追捧。

146、芝麻,也称脂麻、胡庇,原产于我国,古籍中称麻、苴、油麻等,其所产油也称香油,大约于唐代时开始生产。

147、,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148、其实李云中想的没错,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149、因此,不仅是《四部丛刊》,即便历数晚清以来辑印古籍善本的种种丛书,能如《中华再造善本》这样选录之富、影印之精、学术价值之高者,还未曾见过。

150、活动主办方还用国家级非遗产品——富阳元书纸,特别印制了中国第一本元书纸古籍线装彩印的两岸书画作品集。

* 在线查询古籍造句,用古籍造句,用古籍组词造句,包含古籍的句子。
古籍

关于古籍的诗句

关于古籍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