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造句

“吏部”的解释

吏部[lì bù]
用“吏部”造句 第6组

51、叶爱卿,朕今日会先行审阅,明日即可批复于吏部

52、‘民间人士稂莠不齐,操方言土语,恐污了圣上的耳朵,先要吏部审核。

53、照《明会典》所说,吏目三年一考,三考满后可由吏部选官。

54、淄博周村万家村是明清毕姓两代尚书府第及明朝吏部尚书万安之祖籍,从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名门望族景象。

55、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56、兵部尚书罗勇对着吏部尚书史进说到。

57、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

58、该石碑刻成于为明代嘉靖6年孟月吉日,是为颂扬明代建文帝时期,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富平籍人张紞,舍身报国而制碑。

59、就是长公主的驸马,吏部侍郎谢崇正。

60、国忠之党翰林学士张渐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凭国忠之势,招来赂遗,车马盈门,财货山积;及国忠败,皆坐诛灭,其斫丧王室,俱一时之沴气焉。

用“吏部”造句 第7组

61、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

62、内调吏部以后,与李敬玄先后典掌铨选10余年,“甚有能名,时人是为裴李”。

63、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说,韩国林氏始祖八及,原仕职唐朝,被奸侫进谗而见逐,后在新罗国(即现在的朝鲜)任职,官至吏部尚书,以战功谥忠节公。

64、近日严党威势日盛,内以辅臣自专,外有仇鸾响应,大臣们多有自保之心,吏部尚书夏邦谟斥道:“若何官?敢轻言立储!”。

65、此议当从吏部官员发起,此议以纸钞为母,铜钱为子,钱钞共行,宰相大人会力排众议,力主实施。

66、刘之骥曾任商丘县知县、刑部山西司主事;安锡祚曾任赵城知县、刑部主事;潘飏言曾任宁晋县知县、吏部主事。

67、科考取士由吏部组织专班进行,条件要求朝廷早有标准,他们量才录用,按标准取士。

68、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士同师。

69、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70、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两万三千两银子,贿买得到吏部考功司主事的官职。

用“吏部”造句 第8组

71、老者墨林,是盛朝大儒,曾担任吏部侍郎,现告老在家。

72、吏部又将应起用的袁崇焕、文震孟、王永光、霍维华、李思诚等二十余人,又将应起用待缺会推者七十一人具题。

73、因复告吏部,捉得首恶者,送郡笞责,始渐安。

74、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75、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

76、就算中了科举,也未必就能有官做,还要等吏部铨选、补缺,才有可能实授。

* 在线查询吏部造句,用吏部造句,用吏部组词造句,包含吏部的句子。
吏部

关于吏部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