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造句

“唐太宗”的解释

唐太宗[táng tài zōng] 辞典解释唐太宗  táng tài zōng     帝号。指唐代第二位君主李世民。参见「李世民」条。 英语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reign name of second Tang emperor Li Shimin 李世民[Li3 Shi4 min2] (599-649)​, reigned 626-649德语 Tang Taizong war einer der bedeutendsten Herrscher Chinas. (Eig, Pers, 599 - 649)​
用“唐太宗”造句 第6组

51、李世民即位唐太宗以后,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使他以大国的气势能够从容自如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52、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

53、周文博这才想起来,这篇《沁园春雪》是大大有名的反诗,下阕表达了对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的鄙视,然后抒发了“还看今朝”。

54、是描写瓦岗寨英雄秦琼,罗成,程咬金等反隋的故事,中间穿插了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到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为唐太宗为止。

55、唐太宗诚心恭奉灵性明师唐玄奘而造就。

56、

57、唐史官吴兢在总结开贞观盛世的一代名主唐太宗治国安邦经验的《贞观政要》中引用古语“小人之幸,君子之不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58、在这件事上他的选择是对的,唐太宗为了嘉奖他,封他万户侯,黄金万两。

59、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

60、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杀兄害弟欺父的唐太宗总结的更彻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用“唐太宗”造句 第7组

61、后来经过科举考试后一举成名,被唐太宗李世明看中,授予他一个不小的官职,而且还要把文成公主下嫁给他,但是他坚决不肯答应。

62、常何倒也诚实,当唐太宗问起这件事时,他坦陈非其所能,全由门客马周起草。

63、后来有一次唐太宗吃块美味的香瓜,忽然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于这位文臣的灵牌前,不时送御馔(zhuan,四声)祭奠。

64、在此之后,越来越大的巨大惊喜更是让萧风逐渐变得麻木,传说中的画圣吴道子的精致画作、传说已经陪葬唐太宗昭陵的王羲之兰亭序,……,等等。

65、《贞观政要》、《魏郑公谏录》两部历史文献,大量记载了唐太宗与魏征等人有关进谏的嘉言善行,向后人展示了一代君臣苦心求治的风范。

66、生性固执的县令郿道九却不肯以野鹅充作天鹅,唐太宗乔装算命先生,欲向其道明心事,却被打了一巴掌。

67、唐太宗觉得魏徵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68、这则故事相当著名,常被引用证明唐太宗“亲贤人远小人”。

69、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大婚,嫁与房遗爱,怎料房遗爱却心有所属对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不闻不问,一心照顾自己心爱的女子。

70、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

用“唐太宗”造句 第8组

71、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

72、玄奘是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了取得真经统一中国本土异见纷出的各家经论,贞观元年玄奘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73、唐太宗要的是让宰相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发现和提拔人才为第一要务,难怪贞观时代号称人才的黄金时代,济济多士,得人之盛。

74、唐朝贞观年间,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为政精明,整个大唐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一时间修仙求佛也达到了顶盛。

75、一老龙死后阴魂不散,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

76、於是它阴魂不散,天天到皇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

77、二世只能闻喜不能闻忧而忧患骤至;唐太宗闻过则改则盛世太平。

78、唐太宗颇能以诚待人,他对曹操的诡诈欺人作风深为卑视。

79、这个诤臣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而裴矩的本事就在于,他向唐太宗直谏就能为其所接受,切中时弊,一语中的,并不光是脸红脖子粗就能做到的,这是要有胆有识有才的。

80、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纳谏如流,使得唐朝国运蒸蒸日上,唐太宗更是成为一代有为之君。

用“唐太宗”造句 第9组

81、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则不同,是阎罗殿的大管家崔判官亲自跑来接的!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

82、李泰是如此伤了自己父亲的心,然而唐太宗却仍舍不得对自己的爱子如何责备,依然对这只青雀挂念不已。

83、你可知唐太宗说过一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可知这是什么意思?

84、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85、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却是太宗的腹心。

86、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87、如魏征碑为唐太宗撰书;李勋碑为高宗撰书,更足以说明他们所受的宠荣。

88、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

89、唐太宗登上北山后,看见狭谷中尘土飞杨,知是长孙无忌率部已进入指定地点,当即命令鼓角齐鸣。

90、唐开元年间陈飘器所著《本草验遗》;唐太宗时期药物学家李询所著的《海药本草》称芦荟“主治小儿诸疳热”。

用“唐太宗”造句 第10组

91、唐太宗以为是讪谤,大怒,欲治皇甫德参讪谤之罪。

92、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93、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94、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

95、不过,一位法号法琳的游僧曾当面指责唐太宗说:皇室的李家本是鲜卑胡种,你是改了姓的。

96、14、《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

97、最后唐太宗承认自己是因为对李泰的私爱而忘公了,然而事后对这只青雀的宠爱依然是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98、古代最佳“进谏纳谏”的样板,大约非唐太宗和魏徵莫属了,两人君圣臣贤,受到古今舆论的一致称赞。

99、这个法琳不愧为高僧,他明知念观音救不了自己,便偷换概念,将观音转化为唐太宗,虽不念观音,却“不念亦念”,既脱了身,又保住了颜面。

100、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 在线查询唐太宗造句,用唐太宗造句,用唐太宗组词造句,包含唐太宗的句子。

关于唐太宗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