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造句

“士大夫”的解释

士大夫[shì dà fū] 士大夫 (词语释义)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用“士大夫”造句 第11组

101、 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102、 到了汉末,士大夫阶层已经紧紧抱成了一团,共同排挤其他阶层,皇帝为了掣肘,便扶植了宦官集团与之斗争,这也是几次党锢之祸的原因。

103、 在彭亚非看来,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这种“硬骨头”,体现的就是孔子道统与现实权力两权分立的思想。

104、 客寓士大夫凌驾于本土士大夫之上,至此成了蜀汉立国传统。

105、 所以一般士大夫的诗酒风流,流传坊里的蕴藉佳话,无不是她们血泪写成的。

106、 百姓如何取乐不得而知,士大夫则“呼朋命伎,彻夜歌呼,无人诃诘”,有权势的“先期重价,各占灯楼”。

107、 曹操杀戮讥议自己的名士边让,引起兖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势力几乎覆没。

108、 明末清初以来,格于形势,士大夫逃禅者众,高僧辈出,诗僧辈出,文风鼎盛,蔚为大观,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09、 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15,由是怨颇兴。

110、 名物之学曾是文人士大夫的必备学养,在当代却因过于佶屈聱牙、钩章棘句而远离民众。

用“士大夫”造句 第12组

111、 所以,陈设中将处处透出一种萧散恬淡的心境,结合明代士大夫宅园内读书藏书、宴游赋诗、啜茗博古、灌园溉蔬的特点,设文人藏书楼、书画斋等。

112、

113、 这些士大夫们往往是“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114、 “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115、 明清时期士大夫喝酒流行猜酒行令,德化明代一种酒令杯在上海博物馆、荷兰吕伐登博物馆等都有收藏。

116、 许倬云在谈到江南士大夫家族时,曾讲起自家的义田制度,即家族中富裕人家拿出一部分田亩,扶持家族中孤儿寡母的日常生活和继续学业。

117、 加之尚书令尹勋被杀,尚书台形同虚设,朝廷政务已经完全由宦官操纵,一时间,诸宦官及阿附者弹冠相庆,而士大夫们莫不丧气。

118、 相传,太祖皇帝问鼎中原,初分天下,便把国土分为九大州,分与九个皇子统领,皇子之下再分封士大夫等人,史称州系。

119、 今绣诸梓,三复雠校,并无讹误,愿与天下士大夫共之。

120、 志大才短,不能回避*贵,亲礼士大夫,求周身辅国之远图,而自恣胸襟。

用“士大夫”造句 第13组

121、 时诸州长吏多武夫,专以军旅为务,不恤民事;知诰在升州,独选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四方士大夫,倾家赀无所爱。

122、 安定发哈达法士大夫弧光灯发挥耳朵软豆腐干。

123、 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124、 荀子有言,"士大夫众则国贫",我们现在的官员体制,虽不能算"十羊九牧",但也相去不远。

125、 江南俗侈丽,相率易布衣,士大夫家为减舆从、毁丹垩,婚嫁不用音乐。

126、 《士相见礼》除了记载士与士相见的礼节之外,还记载了由此推及的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于国君等仪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贵族阶层的交际礼仪,下面略作介绍。

127、 大名士俞曲园尝言,识伯雄于吴下,须眉皓然,一望而知为君子,吴中士大夫儿童走卒无不望车尘而拜迎。

128、 其本人个子虽然不高身材也不强壮,气质看上去雍容典雅,像个古代士大夫更胜于战士。

129、 其次,朝鲜士大夫的孤忠耿耿羞辱了二三其德的江南士大夫。

* 在线查询士大夫造句,用士大夫造句,用士大夫组词造句,包含士大夫的句子。
士大夫

关于士大夫的诗句

关于士大夫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