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造句

“应试”的解释

应试[yìng shì] 应试 应试,汉语词汇。 拼音:ying shì 以应付各类考试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用“应试”造句 第11组

101、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孙建坤已经做到了“从吾所好”,熟读古籍,并受到多名教授一致认可。

102、 她上重点高中,然后被保送到山东大学日语系,又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成为应试教育千军万马中的佼佼者。

103、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与失衡,才衍生出应试教育的拼分数怪态。

104、 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内地大多数父母从小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和日常琐务,以便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105、 其实应试类考试出题老师他怎么出题,就是在找细微的差别,就在蒙你给你设陷井呢,如果你能想到这个陷井,你怎么可能不过呢。

106、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与失衡,又衍生出应试教育的拼分数怪态,进而加剧择校拼抢优质教育资源。

107、 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108、 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或钦命大臣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109、 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摒弃中国旧有的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洋八股”教育、唯金钱利益教育,营造健康文明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文化。

110、 而在孙云晓看来,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使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

用“应试”造句 第12组

111、 ,每一个先试普通的弓马功夫,这一项三千多人全都合格;然后再试十八般武艺中应试者最擅长的一两种,最后是问应试者有什么特长的技能,以便将来在分配职位时量才录用。

112、 江石溪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曾随姐丈朱右村赴故府皖南徽州应试秀才。

113、 但是,应试教育把大部分年轻人的头脑磨砺成了只对是非题有理解力,稍好一些可以做做复选题。

114、 比如,高中时看了一些如韩寒、余杰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就觉得自己不应继续沉沦应试教育,大肆发展自己对文史的兴趣爱好,数学、英语等学科基本停滞。

115、 他喜欢研究内容比较活泼、意义更加广泛的学问,而对禁锢人们的头脑,消磨应试者的聪明才智,形式固陋、内容狭隘的八股考试特别反感。

116、 七年前的蓝凡对于这样极其枯燥的学业是相当不满意,虽然说话不多,不过心中却早就骂应试教育千遍万遍了。

117、 应试教育像个怪兽一样,中国人现在用移动互联网把这个怪兽武装到牙齿,我看有些公司出的产品题库有九万个知识点,这个有必要吗?这个是个问题。

118、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岐化为从学校到校外的全面的“应试教育”、“应试活动”?也正因为如此,改革方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119、 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自起程以至回乡费,皆给予公家”(《燕翼贻谋录》卷一)。

120、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为人父母者从小就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和日常琐务,以便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学业上竞争。

用“应试”造句 第13组

121、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去看待问题,人家有一针见血指出症结之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中国人缺乏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122、 事实上国内的教育培训行业在课程内容方面仍然以应试教育和语言学习为主,范围相对狭隘,但如果能在内容上把握精髓,不断翻陈出新,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123、 不改变高考制度,不改变应试教育的体制,“减负”只是一句空口白话。

124、 应试的童生们在大堂内等候,县尊大人却久候不至。

125、 长涂又文说,陈为了法扶的采购业务想取得采购人员资格,预计10日应试却遇到学校期中考,加上要忙板桥分会的新旧会长交接、寻找新会址等事,日夜操劳。

126、 同样一纸应试教育将以前的教育打入另册,而一纸素质教育又将谁也搞不清楚的求知教育送上天堂。

127、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魅力,但也是应试教育的残酷,“一将成功万骨枯”。

128、 不料,这事让李幼梅的岳母知道了,岳母共有三婿,她想让三位女婿一同中第,也好光耀门庭,便把李幼梅的关节偷偷告诉了另外两位也在准备应试的女婿。

129、 若是小弟前去应试,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岂能不好事千百万。

130、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用“应试”造句 第14组

131、 唐代的科举也不像明、清那样一层层地考上来,录取也不完全看几篇诗文,而是要有公卿名人在社会上为之吹嘘并推荐才能应试登第。

* 在线查询应试造句,用应试造句,用应试组词造句,包含应试的句子。
应试

关于应试的诗句

关于应试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