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造句

“祭灶”的解释

祭灶[jì zào] 祭灶 (民间祭祀灶王爷的习俗)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用“祭灶”造句 第6组

51、 祭灶时要摆祭品,多为甜、黏的食物,期盼他做汇报时甜言蜜语,如元宝糖(即粽子糖)、地栗等。

52、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

53、 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

54、 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

55、 饮早茶时,第一杯茶要祭灶神爷,祈求灶神爷保佑全家平安,六畜兴旺,茶粮丰收。

56、 另外,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

57、 祭灶节这天,各家准备饭菜、礼物或烧纸,尤其是画有红鲤鱼的,恭送灶神上天。

58、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59、 因此,老年间祭灶、辞旧岁、贺新年、吃团圆饭、吃水点心、吃“百事大吉盒”……等众多习俗从皇城里流传到民间,又由百姓一直延续至今。

60、 祭灶时要设立神主,设祭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用“祭灶”造句 第7组

61、 灵凤想,母亲的心里一直都是有定盘星的吧!夏父把夏母准备的祭灶的卤菜都放在盘子里,放在灶边,摆成一排。

62、 戏园子里的角儿争场面唱对台戏、手艺匠户人家支摊子造物件,就连每年大厨祭灶王时当街亮手艺,这帮子人都会攒个局!

63、 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官,祭完灶官过小年。

64、 ,是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65、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

66、 昨天是传统的“祭灶节”,有灶台的南京人家会在送灶时,在灶王像前的桌台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

67、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我们都吃过脆脆的糖瓜,吃到最后还黏黏地粘牙。

68、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黏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在玉帝那里讲坏话。

69、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我们都吃过脆脆的糖瓜,吃到最后还黏黏的粘牙。

70、 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 在线查询祭灶造句,用祭灶造句,用祭灶组词造句,包含祭灶的句子。
祭灶

关于祭灶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